[发明专利]一种波束失败恢复的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47514.8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91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力;吴昱民;梁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H04W16/28;H04W74/00;H04W7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刘伟 |
地址: | 5238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束 失败 恢复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波束失败恢复的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在触发波束失败事件或者波束失败恢复事件后,在波束失败恢复的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CORESET上监听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或,在第二CORESET上监听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其中,所述第一CORESET对应的资源与所述第二CORESET对应的资源不相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波束失败恢复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在波束失败触发(Beam failuretrigger)后,就不会继续监听(monitor)除候选波束(candidate beam),或者候选波束对应的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RS)资源外的其它波束或者其它波束对应的RS的控制信道资源集合(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Set,CORESET)上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波束失败恢复的方法和设备,解决在波束失败恢复过程中,用户设备是否需要在指定的CORESET监听C-RNTI加扰的PDCCH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波束失败恢复的方法,包括:
在触发波束失败事件或者波束失败恢复事件后,在波束失败恢复的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CORESET上监听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或,在第二CORESET上监听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其中,所述第一CORESET对应的资源与所述第二CORESET对应的资源不相同。
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第一监听模块,用于在触发波束失败事件或者波束失败恢复事件后,在波束失败恢复的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CORESET上监听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或,
第二监听模块,用于在触发波束失败事件或者波束失败恢复事件后,在第二CORESET上监听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其中,所述第一CORESET对应的资源与所述第二CORESET对应的资源不相同。
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波束失败恢复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波束失败恢复的方法的步骤。
这样,在触发波束失败(beam failure)或波束失败事件(beam failure event)或者波束失败恢复或波束失败恢复事件后,在波束失败恢复的第一控制信道资源集合CORESET上监听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或,在第二CORESET上监听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其中,所述第一CORESET对应的资源与所述第二CORESET对应的资源不相同。解决在波束失败恢复过程中,用户设备是否需要在指定的CORESET监听C-RNTI加扰的PDCCH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的UE波束失败恢复方法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75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