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工业污水再利用的工业废水处理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47253.X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1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谢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惠安碧益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3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工业 污水 再利用 废水处理 回收 系统 | ||
1.一种基于工业污水再利用的工业废水处理回收系统,其结构包括通风孔(1)、曝气管(2)、处理器固定环(3)、污水进水管(4)、一体化处理器外壳(5)、防滑支撑柱(6)、产品铭牌(7)、水质检测控制器(8)、检修口(9),其特征在于:
所述污水进水管(4)焊接于一体化处理器外壳(5)左侧表面从上往下五分之一处,所述处理器固定环(3)垂直焊接于一体化处理器外壳(5)正面左右两端,所述产品铭牌(7)背面胶连接于一体化处理器外壳(5)正面中间,所述水质检测控制器(8)螺栓固定于一体化处理器外壳(5)右侧表面,所述曝气管(2)穿过一体化处理器外壳(5)上表面左端,所述通风孔(1)位于一体化处理器外壳(5)上曝气管(2)的右侧,所述检修口(9)贯穿连接于一体化处理器外壳(5)顶部通风孔(1)的右侧;
所述一体化处理器外壳(5)由污水沉淀消毒池(501)、检测处理池(502)、中水出水管(503)、隔板(504)、驱动机构(505)组成,所述污水沉淀消毒池(501)位于一体化处理器外壳(5)内部左端,所述污水沉淀消毒池(501)紧靠于检测处理池(502)左侧,所述隔板(504)插嵌于污水沉淀消毒池(501)与检测处理池(502)之间,所述中水出水管(503)焊接于一体化处理器外壳(5)右侧表面水质检测控制器(8)的上方且与污水进水管(4)位于同一水平线;
所述检测处理池(502)由污水连接导管(5021)、驱动泵体(5022)、循环处理开关机构(5023)、电磁阀(5024)、检测池主体(5025)、污水过滤导管(5026)组成,所述污水连接导管(5021)顶端螺纹连接于隔板(504)右侧顶部,所述污水连接导管(5021)底部与驱动泵体(5022)左侧顶部密封连接在一起,所述检测池主体(5025)机械连接于驱动泵体(5022)上方,所述循环处理开关机构(5023)左端与检测池主体(5025)中间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电磁阀(5024)密封连接于检测池主体(5025)右侧且与中水出水管(503)螺纹连接,所述污水过滤导管(5026)左侧与隔板(504)左侧的污水沉淀消毒池(501)贯穿连接,所述污水过滤导管(5026)右侧与检测池主体(5025)左侧表面螺栓固定在一起;
所述水质检测控制器(8)由控制器外壳(801)、触摸显示屏(802)、处理器芯片(803)、集成电路板(804)、水质检测传感器(805)组成,所述控制器外壳(801)螺栓固定于一体化处理器外壳(5)右侧表面,所述集成电路板(804)嵌套于控制器外壳(801)内部中间,所述处理器芯片(803)焊接于集成电路板(804)左侧表面,所述触摸显示屏(802)嵌套于控制器外壳(801)正面中间且与集成电路板(804)电连接,所述水质检测传感器(805)安设于检测池主体(5025)内部且与集成电路板(804)电连接;
所述驱动泵体(5022)由第一驱动电机(50221)、驱动杆(50222)、驱动叶片(50223)、污水回流管(50224)组成,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0221)置放于检测处理池(502)内右下角,所述污水回流管(50224)螺栓固定于检测处理池(502)底部第一驱动电机(50221)的左侧,所述驱动杆(50222)位于污水回流管(50224)内部中间且驱动杆(50222)右端与第一驱动电机(50221)左端机械连接在一起,所述驱动叶片(50223)焊接于驱动杆(50222)侧面并与污水回流管(50224)内壁间隙配合;
所述循环处理开关机构(5023)由第二驱动电机(50231)、第一驱动轴(50232)、第二驱动轴(50233)、第一定滑轮(50234)、第二定滑轮(50235)、开关门主体(50236)组成,所述第二驱动电机(50231)安装于检测处理池(502)内右侧且与水质检测控制器(8)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轴(50232)右端与第二驱动电机(50231)左端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二驱动轴(50233)垂直焊接于检测处理池(502)底面且顶部分别与第一驱动轴(50232)、第一定滑轮(50234)啮合在一起,所述第一定滑轮(50234)位于第二驱动轴(50233)左侧,所述第二定滑轮(50235)安装于检测池主体(5025)内部且与第一定滑轮(50234)机械连接,所述开关门主体(50236)焊接于第二定滑轮(50235)左侧;
所述电磁阀(5024)由进水管(50241)、电磁阀阀体(50242)、出水管(50243)、线圈绕组(50244)、柱塞(50245)、自复位弹簧(50246)、电线盒(50247)组成,所述进水管(50241)与电磁阀阀体(50242)成一体化结构且进水管(50241)位于电磁阀阀体(50242)左端,所述出水管(50243)位于电磁阀阀体(50242)右端并与中水出水管(503)密封连接在一起,所述进水管(50241)左端与检测池主体(5025)右侧焊接在一起,所述柱塞(50245)安装于电磁阀阀体(50242)内部中间,所述线圈绕组(50244)嵌套于电磁阀阀体(50242)内柱塞(50245)的左右两侧,所述自复位弹簧(50246)紧贴于电磁阀阀体(50242)的柱塞(50245)的底部,所述电线盒(50247)位于电磁阀阀体(50242)底部且与水质检测控制器(8)电连接;
所述检测池主体(5025)由检测池外壳(50251)、回流漏斗(50252)组成,所述回流漏斗(50252)上表面与检测池外壳(50251)底面焊接在一起;
所述污水过滤导管(5026)由第一法兰盘(50261)、导管主体(50262)、活性炭滤芯(50263)、第二法兰盘(50264)组成,所述第一法兰盘(50261)螺栓固定于污水连接导管(5021)右侧且与导管主体(50262)左侧表面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法兰盘(50264)螺栓固定于检测处理池(502)左侧,所述第二法兰盘(50264)另一端与导管主体(50262)右侧表面焊接在一起,所述活性炭滤芯(50263)机械连接于导管主体(50262)内部中间;
所述驱动机构(505)由螺旋杆(5051)、第一转动滑轮(5052)、浮标(5053)、自复位弹簧块(5054)、触碰装置(5055)、第二转动滑轮(5056)组成,所述触碰装置(5055)螺栓固定于污水沉淀消毒池(501)顶部,所述自复位弹簧块(5054)机械连接于触碰装置(5055)下方,所述第二转动滑轮(5056)安装于触碰装置(5055)右侧,所述第一转动滑轮(5052)机械连接于第二转动滑轮(5056)下方,所述螺旋杆(5051)紧贴于隔板(504)左侧且与第二转动滑轮(5056)啮合在一起,所述浮标(5053)置放于污水沉淀消毒池(501)内部;
使用时,污水从污水进水管流入,通过污水沉淀消毒池进行净化处理后,浮标将自复位弹簧块顶起,自复位弹簧块上的触碰装置带动第一转动滑轮与第二转动滑轮转动,并带动螺旋杆上升,污水流进污水过滤导管再排入检测池主体内部,通过水质检测传感器检测净化处理后的水质情况,当水质达标时水质检测控制器控制电磁阀的柱塞向下压,中水从进水管流向出水管最后经过中水出水管排出,水质不达标时水质检测控制器控制第二驱动电机工作,第二驱动电机带动第一驱动轴与第二驱动轴转动,从而第二驱动轴带动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进行旋转,第二定滑轮左侧的开关门主体向下打开,污水流入污水回流管内部并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带动驱动杆转动,驱动杆上的驱动叶片将污水通过污水连接导管导入污水沉淀消毒池内重新进行净化处理,处理后流进污水过滤导管再排入检测池主体内部重新检测,基于工业污水再利用的工业废水处理回收系统在使用时对污水净化处理后会对污水水质进行检测,水质达标后方可排放,水质不合格会重新进行净化处理,直到水质达标后再排出,避免水质未达标就排出,有效提升污水处理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惠安碧益茶业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惠安碧益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725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封环保爆气机组
- 下一篇:一种厨房生活污水初步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