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适应重合闸开关以及基于该开关的馈线自动化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41385.1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0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健;张小庆;张志华;锁军;薛建;张钰声;权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06 | 分类号: | H02H3/06;H02H3/07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合闸 自适应 馈线自动化 重合器 变电站出线开关 辅助合闸回路 选择性隔离 合闸 并联电阻 分段开关 供电安全 故障区段 合闸控制 恢复供电 联络开关 全部配置 提升系统 永久故障 主断路器 短路 分段器 重合 并联 常闭 馈线 延时 配合 配置 | ||
1.一种自适应重合闸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断路器K1和并联辅助合闸回路,并联辅助合闸回路与主断路器K1并联,并联辅助合闸回路包括串联的并联电阻R和开关K2,线路正常工作时,主断路器K1常闭,开关K2常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重合闸开关,其特征在于,并联电阻R用于确保将故障电流限制在2-4倍的线路额定电流以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重合闸开关,其特征在于,开关K2为负荷开关或接触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重合闸开关,其特征在于,当自适应重合闸开关作为变电站出线开关时,配置电流速断保护功能和两次自动重合闸功能,第一次重合延时时间t1为0.5s,第二次重合延时时间t2为2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重合闸开关,其特征在于,当自适应重合闸开关作为线路分段开关时,配置两侧失压后主断路器K1延时1s后自动分闸功能,以及一侧带电后延时2s重合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重合闸开关,其特征在于,当自适应重合闸开关作为联络开关时,联络开关的开关K2的合闸延时时间t5为联络开关至变电站出线开关之间所有开关的合闸延时时间之和再加5s-10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重合闸开关,其特征在于,发生故障后,若主断路器K1或因保护动作或因失压延时时间到而分闸,则当后续需要进行重合操作时,自适应重合闸开关的动作逻辑为先合开关K2,并联电阻R投入,并检测流过开关K2或并联电阻R的电流特征,判断故障是否存在,若判断结果为“无故障”,则控制主断路器K1合闸,待主断路器K1合闸稳定之后控制开关K2分闸,将并联电阻R退出;若判定为“有故障”,则控制开关K2直接分闸,并联电阻R退出运行,并且不再控制主断路器K1合闸。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重合闸开关的馈线自动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作为变电站出线开关的自适应重合闸开关配置电流速断保护,在线路发生故障时由该自适应重合闸开关的主断路器K1开关跳闸切除故障电流;变电站出线开关一次重合延时时间为t1,第二次重合延时时间为t2,其单次重合过程中自适应重合闸开关的动作逻辑为先合开关K2,并检测流过开关K2的电流特征,判断故障是否存在,若判断结果为“无故障”,则第二步再控制主断路器K1合闸,待主断路器K1合闸之后再控制开关K2分闸;若判定为“有故障”,则控制开关K2直接分闸,并且不再控制主断路器K1合闸;
步骤2、作为分段器的自适应重合闸开关,在分段器在整定时间内连续两侧带电时进行身份认定,若处于分闸状态,则认定为联络开关,然后按照步骤3进行控制;若处于合闸状态则认定为线路分段开关,然后按照步骤4进行控制;否则处于身份不确定状态,对于身份不确定的分段开关,闭锁一切自动化功能;
步骤3、作为联络开关的自适应重合闸开关一侧失压后启动延时合闸计数器,当到达事先整定的延时时间时,则自动合闸,其合闸过程中自适应重合闸开关的动作逻辑与变电站出线开关相同;若该联络开关两侧均恢复供电并且稳定时间大1s-2s则不合闸;处于分闸状态的开关在检测到两侧均带电时严禁合闸功能;
步骤4、作为线路分段开关的自适应重合闸开关在两侧失压后该自适应重合闸开关的主断路器K1开关延时自动分闸,一侧带电后延时重合,其重合过程中自适应重合闸开关的动作逻辑与变电站出线开关相同;处于分闸状态的分段开关在检测到两侧均带电时严禁合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13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