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树液态肥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40343.6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6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强;李庆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南县兴民龙藤茶业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李秋琦 |
地址: | 537317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树 液态肥 处理液 吸收率 纤维 糖蜜酒精废水 糖蜜酒精废液 氯化钾 中微量元素 重量份数比 肥效 板结现象 环境友好 磷酸一铵 黄腐酸 氨基酸 幼苗 尿素 肥料 吸收 土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树液态肥,按照重量份数比由以下成分组成:尿素100~300份、磷酸一铵70~110份、氯化钾30~50份、纤维液13~23份、糖蜜酒精废水处理液10~20份、黄腐酸7~11份、氨基酸0.05~0.07份、中微量元素0.01~0.07份和水100~200份。本发明茶树液态肥肥效好,加入的纤维液、糖蜜酒精废液处理处理液能有效的促进茶树的吸收,提高了茶树幼苗对肥料的吸收率;进一步的,本发明液态肥不会对土地造成板结现象,对环境友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特别涉及一种茶树液态肥。
背景技术
茶树是以采摘嫩芽叶为主要目的的多年木生本植物,要使茶树新梢不断的萌发与生长,必须在其年生长周期内合理施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施肥的增产效益,又要提高新鲜茶叶中有效成份含量,改善茶叶品质,做到经济用肥,提高肥效。
茶树生命周期的需肥规律茶树的总发育周期中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各个年龄时期的生理功能不同,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各异。幼龄茶树以培育健壮而开展的枝条骨架和分布深广的根系为目的,这时期以氮、磷肥为主,适当施用钾肥。但现有技术中种植茶树的过程采用的化肥使用后,容易使得土地板结,而且茶树对肥料的吸收效率不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一种茶树液态肥,旨在得到一种能有效提高茶树吸肥率、不对土地硬化具有影响的肥料,且这种液态肥方便施用,适合茶树生长的任何时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茶树液态肥,按照重量份数比由以下成分组成:尿素100~300份、磷酸一铵70~110份、氯化钾30~50份、纤维液13~23份、糖蜜酒精废水处理液10~20份、黄腐酸7~11份、氨基酸0.05~0.07份、中微量元素0.01~0.07份和水100~200份。
优选的是,所述的中微量元素为铁Fe、锰Mn、锌Zn、铜Cu、镁Mg、钙Ca或钼Mo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是,所述的纤维液为将稻草与沼气池发酵液、石灰水混合半密封常温发酵30~50天所得。
优选的是,所述的稻草与沼气池发酵液、石灰水的用量为按照质量比稻草:沼气池发酵液:石灰水=1:1:0.8~1.2。
优选的是,所述的糖蜜酒精废液处理液为将糖蜜酒精废液依次通过聚偏氟乙烯膜和聚醚砜膜处理后所得。
一种如上所述茶树液态肥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1)按照重量份数比取以下成分:尿素100~300份、磷酸一铵70~110份、氯化钾30~50份、纤维液13~23份、糖蜜酒精废水处理液10~20份、黄腐酸7~11份、氨基酸0.05~0.07份、中微量元素0.01~0.07份和水100~200份;然后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黄腐酸、氨基酸、中微量元素混合搅拌均匀;
(2)将步骤(1)中混合搅拌均匀后所得成分放入高压釜中,再加入纤维液、糖蜜酒精废水处理液和水,保持压力为0.1~0.2MPa,温度为110~120℃搅拌反应20~30Min,即得。
上述制备所得茶树液态肥,在使用过程中稀释200~300倍可以直接浇于茶树根,稀释1000~2000倍可喷施与茶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茶树液态肥肥效好,加入的纤维液、糖蜜酒精废液处理处理液能有效的促进茶树的吸收,提高了茶树幼苗对肥料的吸收率;进一步的,本发明液态肥不会对土地造成板结现象,对环境友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南县兴民龙藤茶业专业合作社,未经平南县兴民龙藤茶业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03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