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外壳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35768.8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2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张韵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清众益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 33238 | 代理人: | 王炎军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板 固定板 逆变器 光伏并网逆变器 主动式散热器 光伏发电 开闭 壳体 散热器 便于拆卸 功能元件 壳体连接 控制逻辑 连接方式 散热风扇 温度过高 逆变桥 散热片 自反馈 电学 元器件 逆变 排出 损毁 供电 外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外壳,包括壳体、背板、固定板、主动式散热器,散热器是由散热片和散热风扇组成,可以通过光伏发电的自反馈进行供电,逆变器的功能元件,比如说逆变桥、逆变逻辑等固定在所述的背板上,这里所说的背板为电学中常见的背板,而背板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上,固定板可以理解为外壳的一部分,也可以理解为与壳体相结合组成了逆变器的外观;所述固定板与壳体连接,这种连接是便于拆卸的连接方式。本发明中,主动式散热器可以通过外部的开关进行开闭,也可以通过自身的控制逻辑进行开闭,其作用就是在光伏发电过程中将逆变器中的热量排出,防止逆变器中的温度过高,导致里面的元器件损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发电领域并网逆变器的外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外壳。
背景技术
我国西北地区全年日照时间长,地势平坦,适于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但同时西北地区因特殊的气候条件,光伏发电系统中的阳光照射时间长,昼夜温差式,容易造成发电系统中元器件的骤冷骤热,导致元器件损坏。
在光伏发电中的元器件都有其额定工作温度,尤其是作为并网用的逆变器,有的散热性能差,随着逆变器持续工作,元器件的热量传递不到外界,其温度就会越来越高。特别是在阳光持续照射的情况下,温度会逐步升高,如果通风措施不佳,导致温度过高,就会降低元器件性能和寿命,为了保持逆变器内部元器件工作温度在额定温度范围内,保证其效能和使用寿命,就需要导热材料把逆变器内部热量传递出来,
另外,目前在光伏发电中使用的主动式散热结构的逆变器,其因为自身在工作过程中也产生热量,而逆变器内部温度满足各器件工作标准后,现有技术中的逆变器无法实现自动关闭和开启。
针对以上不足,需要设计一种简单易行、成本较低的壳体,有利于减少逆变器中元器件的故障,延长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寿命的逆变器外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针对西北特殊气候条件,结构简单且适用范围广,防尘散热效果明显的逆变器外壳。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外壳,包括壳体、背板、固定板,所述逆变器的功能元件固定在所述的背板上,所述背板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与壳体连接,所述壳体还包括主动式散热器,主动式散热器固定在外壳的一端,这样有利于工作时将热能吸出或者吹出。主动式散热器的供能为逆变器工作后产生的电能或者经过DC/DC转化的电能。主动式散热器可以开关,尤其是在温度不足以影响元器件正常工作的温度时,可以关闭,以节约能源,延长主动式散热器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是,所述的主动式散热器还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由热敏元件进行控制。热敏元件通过固定部,固定在逆变器外壳的内部,但不与元器件接触,这样可以感受整个工作环境的温度,而不是感受局部的温度。
优选的是,所述背板和固定板分别为两块,所述背板与所述固定板分别固定连接,分别固定在壳体对应的两侧,这样的话背板分置在外壳的内部,有利于节约空间,使元器件之间的总局更加合理紧凑。
优选的是,所述背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上具有螺孔,所述螺孔的位置为凸起结构。使得背板与固定板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隙,有利于空气流通和热量散去。
优选的是,所述壳体上还包括吸热条和散热条,所述吸热条和散热条交叉固定在壳体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吸热条为相变材料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条为由金属或碳纤维或石墨制成的散热条。
优选的是,所述的壳体为铝制结构。铝相对于来说导热性能比较好,但其密度比较低,对于运输、制造等来说具有很多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清众益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德清众益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57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