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承台及其基坑垫层施工结构和浇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34319.1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4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云;唐启;李有为;闫志刚;韩治忠;田雨金;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4 | 分类号: | E02D27/14;E02D1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管高峰;钱成岑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湖市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台 垫层 台座 浇注 尺寸一致 基坑垫层 施工结构 台座顶面 基坑 平面的 台基 高程 浇筑 浇筑混凝土 安装承台 标高控制 承台基坑 二次浇注 浇筑承台 施工领域 施工问题 质量通病 标高 漏浆 混凝土 积水 覆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台及其基坑垫层施工结构和浇筑方法,属于承台基坑施工领域,承台结构包括承台基坑底的垫层,垫层由浇注覆盖承台基坑底的一次垫层和一次垫层上二次浇注的台座构成,承台浇注于台座之上,台座的平面尺寸与承台的平面尺寸一致,台座顶面高程与承台底标高一致。承台的浇注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基坑底部浇筑混凝土一次垫层;在一次垫层上按照承台轮廓浇注台座,台座平面的形状尺寸与承台平面的形状尺寸一致,台座顶面高程按照承台底标高控制;沿台座轮廓安装承台模,在承台模内浇筑承台混凝土。本发明解决本领域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承台底部因漏浆而出现的质量通病问题,以及基坑内积水影响施工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承台基坑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承台是桥梁重要的结构传力结构,是桥梁桩基础与墩柱之间传力的重要结构,应用非常广泛。通常情况下,桥梁桩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桩头处理,后一次性浇筑垫层,在垫层上绑扎承台钢筋、支设模板,进行承台施工。因承台尺寸大,且浇筑垫层时,操作人员都站在软弱的土层上,实际操作过程中,一次性大面积浇筑20-25cm厚垫层,其垫层顶标高很难精准控制,平整度偏差可能达2-5cm。承台模板支设时,因承台模板直接竖立在垫层顶面,而承台模板多为精加工的钢模板,其平整度偏差一般控制在1-2mm以内。与已浇筑垫层平整度偏差不在一个数量级上,致使承台模板底面与垫层之间存在“忽大忽小”的间隙,而且因为间隙较大,一旦封堵不到位,承台混凝土浇筑时就会出现缝隙处漏浆现象,影响承台外观。而且,因为垫层平整度差,垫层钢筋绑扎亦出现“忽高忽低”情况,钢筋绑扎质量难以准确控制。此外,现有技术的垫层为一次浇注形成一整体平面,容易因地下水和降雨等引起的积水无法顺利排出,导致影响垫层上钢筋绑扎、立模、混凝土浇筑等工作的正常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承台及其基坑垫层施工结构和浇筑方法,解决本领域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承台底部因漏浆而出现的质量通病问题,以及积水影响施工问题。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承台基坑垫层施工结构,包括承台基坑底的垫层,还包括承台模,垫层由浇注覆盖承台基坑底的一次垫层和一次垫层上二次浇注的台座构成,台座的平面尺寸与承台的平面尺寸一致,台座顶面高程与承台底标高一致,承台模环绕台座设置,台座侧边紧贴承台模内侧。
前述承台基坑垫层的浇注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基坑底部经平整并夯实后浇筑混凝土一次垫层,一次垫层尺寸为基坑平面尺寸,一次垫层浇筑厚度为垫层总厚度的4/5及以上,允许其顶面存在2-5cm的平整度偏差,仅作基本整平处理;
2)一次垫层固结后,在一次垫层上按照承台轮廓浇注台座,台座的平面尺寸与承台的平面尺寸一致,台座顶面高程按照承台底标高控制,其平整度偏差控制在5mm以内。
一种承台结构,包括承台基坑底的垫层,垫层由浇注覆盖承台基坑底的一次垫层和一次垫层上二次浇注的台座构成,承台浇注于台座之上,台座的平面尺寸与承台的平面尺寸一致,台座顶面高程与承台底标高一致。
前述承台的浇注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基坑底部经平整并夯实后浇筑混凝土一次垫层,一次垫层尺寸为基坑平面尺寸,一次垫层浇筑厚度为垫层总厚度的4/5及以上,允许其顶面存在2-5cm的平整度偏差,仅作基本整平处理;
2)一次垫层固结后,在一次垫层上按照承台轮廓浇注台座,台座的平面尺寸与承台的平面尺寸一致,台座顶面高程按照承台底标高控制,其平整度偏差控制在5mm以内;
3)钢筋绑扎完成后沿台座轮廓安装承台模,承台模环绕台座设置,台座侧边紧贴承台模内侧;
4)在承台模内浇筑承台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43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耙吸船用可拆卸溢流筒围堰
- 下一篇:一种拉线塔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