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绳槽加工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34132.1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1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孙义婷;燕相松;张文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段晓微;叶美琴 |
地址: | 239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胚体 直线位移 槽加工 自转 种绳 不合格产品 传感器检测 关系获取 生产效率 监测 绳槽 加工 计时 测量 检测 节约 能源 发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绳槽加工监测方法,首先对胚体的自转进行检测,然后结合样品绳槽固有的胚体自转角度和直线位移的关系获取胚体加工过程中胚体的直线位移理论值;又通过传感器检测获取胚体加工过程中的直线位移实际值,然后通过直线位移理论值和直线位移实际值的对比,判断胚体加工过程是否出现偏差。本发明中,通过理论值的计算和实际值的测量对比,可及时发现加工出现偏差的产品,从而计时停止对不合格产品的加工,以节约时间和能源,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绳槽加工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LEBUS绳槽,又称折线绳槽,为一类适合卷扬机卷筒上的钢丝绳进行多层缠绕的成熟的绳槽模式,1937年由美国Lebus公司的创始人Mr.LEBUS首次提出。这种绳槽形式有效地解决了钢丝绳在自动排绳过程中的乱绳和磨损等问题,故而被广泛应用到起重等需要用到钢丝绳的领域作为钢丝绳收放工具。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绳槽加工监测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绳槽加工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刀具和胚体移动到预设工位;
S2、驱动胚体自转并且相对于刀具在轴向上单向移动进行绳槽加工;
S3、检测胚体自转角度;
S4、结合胚体自转角度和预设的行程比例计算直线位移理论值;
S5、将直线位移理论值和检测到的直线位移实际值进行对比;
S6、判断加工过程是否正常;
S7、是,则返回步骤S3;否,则停止加工,进行故障排查。
优选地,步骤S4中具体为:将胚体自转角度代入预设的计算模型计算直线位移理论值。
优选地,计算模型为:
直线位移理论值L=W×S/360;其中,W为胚体自转角度,S为胚体自转一圈对应的直线位移距离。
优选地,步骤S5具体为:获取直线位移理论值和直线位移实际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将绝对值与预设的浮差值进行对比;步骤S6中根据绝对值与浮差值的比较结果判断加工过程是否正常。
优选地,浮差值小于S。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绳槽加工监测方法,首先对胚体的自转进行检测,然后结合样品绳槽固有的胚体自转角度和直线位移的关系获取胚体加工过程中胚体的直线位移理论值;又通过传感器检测获取胚体加工过程中的直线位移实际值,然后通过直线位移理论值和直线位移实际值的对比,判断胚体加工过程是否出现偏差。本发明中,通过理论值的计算和实际值的测量对比,可及时发现加工出现偏差的产品,从而计时停止对不合格产品的加工,以节约时间和能源,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绳槽加工监测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绳槽加工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刀具和胚体移动到预设工位。具体的,胚体需要抵靠刀具。
S2、驱动胚体自转并且相对于刀具在轴向上单向移动进行绳槽加工。具体的,在胚体自转并平移运动开始的瞬间,胚体应相对于刀具运动一定的距离以向刀具靠近,该距离具体为绳槽上槽体的深度,以便刀具在胚体上加工槽体。具体的,胚体相对于刀具运动,具体可以通过胚体移动实现,也可通过刀具移动实现。
S3、检测胚体自转角度。胚体自转角度具体可通过安装在机床运动输出轴上的角度传感器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41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自动变速箱齿套及其制造工艺
- 下一篇:一种涡流器组件的加工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