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磁共振降噪防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32779.0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4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杨瑞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瑞山 |
主分类号: | A61B5/055 | 分类号: | A61B5/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加贵 |
地址: | 252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道 降噪 安装板 防护板 滑槽组 防护装置 核磁共振 电动伸缩杆 滑动连接 口字型结构 贯穿 裸露 防护 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磁共振降噪防护装置,包括安装板,安装板设置为口字型结构,安装板的内部设有第一滑槽组和第二滑槽组,第一滑槽组包括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均贯穿安装板的两侧,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降噪防护板,第二滑槽组包括第三滑道和第四滑道,第三滑道和第四滑道均贯穿安装板的两端,第三滑道和第四滑道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二降噪防护板,本核磁共振降噪防护装置,通过对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工作进行控制,从而对第一降噪防护板和第二降噪防护板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对裸露的区域进行改变,从而便于对不同的区域进行防护,从而便于医疗人员的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核磁共振降噪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的最新医学影像新技术,对脑、甲状腺、肝、胆、脾、肾、胰、肾上腺、子宫、卵巢、前列腺等实质器官以及心脏和大血管有绝佳的诊断功能,与其他辅助检查手段相比,核磁共振具有成像参数多、扫描速度快、组织分辨率高和图像更清晰等优点,可帮助医生“看见”不易察觉的早期病变,目前已经成为肿瘤、心脏病及脑血管疾病早期筛查的利器,但是在进行核磁共振时会有较大的辐射,虽然目前存在一些防护装置,但是存在着调节不便的问题,从而不便于医疗人员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核磁共振降噪防护装置,便于进行调节,从而便于医疗人员的操作使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核磁共振降噪防护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为口字型结构,所述安装板的内部设有第一滑槽组和第二滑槽组,所述第一滑槽组包括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均贯穿安装板的两侧,所述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降噪防护板,所述第二滑槽组包括第三滑道和第四滑道,所述第三滑道和第四滑道均贯穿安装板的两端,所述第三滑道和第四滑道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二降噪防护板,所述第一降噪防护板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与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二降噪防护板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与安装板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下方通过连接线连接有控制开关组,所述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输入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的顶端通过第三电动伸缩杆连接有底板,所述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三电动伸缩杆的输入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转动连接有定位柱。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降噪防护板和第二降噪防护板均呈三层结构设置且由上到下依次设置为涂铅层、承重层和吸音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降噪防护板设置为左右滑动结构,所述第二降噪防护板设置为前后滑动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核磁共振降噪防护装置,通过对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工作进行控制,从而对第一降噪防护板和第二降噪防护板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对裸露的区域进行改变,从而便于对不同的区域进行防护,从而便于医疗人员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降噪防护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板、2第一滑槽组、3第二滑槽组、4第一降噪防护板、41涂铅层、42承重层、43吸音层、5第一电动伸缩杆、6第二降噪防护板、7第二电动伸缩杆、8连接线、9控制开关组、10第三电动伸缩杆、11底板、12定位孔、13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瑞山,未经杨瑞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27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