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语音录入的体征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31046.5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6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丁腊春;蒋鹏;袁韬;薛昊;山欣;吴静;王文娟;陈雪春;虞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怡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28 | 分类号: | G10L15/28;G16H50/30;G16H8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语音 录入 体征 监控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语音录入的体征监控系统,包括语音录入模块、中央处理模块以及语音输出模块,所述语音录入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与语音输出模块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中集成有语音识别模块、判断模块、预警模块;所述语音识别模块包括关键词匹配部、体征类型选择部以及体征类型配置库;所述判断模块包括数值完整度判断部、数值异常度判断部以及重测提醒部;所述预警模块包括阈值判定部、预警级别选择部、保健知识判断部以及保健知识库;便于作为家庭体征监控的重要目标之一的、不熟悉操作方法、年纪大的老年人通过语音进行语音参数录入,同时通过优先级和相关度对输入语音进行匹配识别,精度高效、结果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征监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语音录入的体征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基于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的体征监控技术层出不穷,但因为缺乏统一标准,不同产品、同一品牌的不同型号产品、同一型号的不同版本产品均需要重新进行体征参数的人工录入工作,重复工作量太大,且不稳定。同时,通过蓝牙、网络等物联网技术进行体征参数的录入均需要一定的操作,对作为家庭体征监控的重要目标之一的、不熟悉操作方法、年纪大的老年人造成了很大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语音录入的体征监控系统,便于作为家庭体征监控的重要目标之一的、不熟悉操作方法、年纪大的老年人通过语音进行语音参数录入,同时通过优先级和相关度对输入语音进行匹配识别,精度高效、结果准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过语音录入的体征监控系统,包括语音录入模块、中央处理模块以及语音输出模块,所述语音录入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与语音输出模块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中集成有语音识别模块、判断模块、预警模块;
所述语音识别模块包括关键词匹配部、体征类型选择部以及体征类型配置库;
所述判断模块包括数值完整度判断部、数值异常度判断部以及重测提醒部;
所述预警模块包括阈值判定部、预警级别选择部、保健知识判断部以及保健知识库。
进一步地,所述关键词匹配部中设置有匹配单元、关键词库、地方方言库、模糊语音库、以及个人语音库;匹配单元从关键词库、地方方言库、模糊语音库、以及个人语音库中寻找输入语音的相关词汇,并最终形成匹配语音。
进一步地,所述关键词匹配部中还设置有优先级判定单元和相关度判定单元,优先级判定单元根据预先设定结果和后期调整结果自动形成匹配单元从关键词库、地方方言库、模糊语音库、以及个人语音库中寻找输入语音的相关词汇的优先级别,相关度判定单元根据每一次最终形成匹配语音的结果形成与关键词库、地方方言库、模糊语音库、以及个人语音库的相关度,并依据该相关度对优先级判定单元作出后期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体征类型选择部中的体征类型包括有血压、心率、体温、身高/体重和血糖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体征类型配置库能够通过外接装置进行增减,所述外接装置包括能够联入网络的移动硬盘、手机、手表、ipad或电脑。
进一步地,所述数值完整度判断部中设置有数值完整度阈值以及语音示例提示,所述语音示例提示在语音输入不符合数值完整度阈值时发出。
进一步地,所述数值异常度判断部中设置有数值异常判定单元,所述数值异常判定单元判定输入语音异常后,发送信息给重测提醒部提醒用户重新进行语音输入。
进一步地,所述阈值判定部根据预先设定的阈值对输入语音进行阈值判定;所述预警级别选择部根据输入语音超出阈值的部分确定预警级别,保健知识判断部根据输入语音超出阈值的种类选择对应的保健知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怡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怡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10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