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气自动化智能制造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30810.7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9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同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H01F41/092;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铁 底板 电气自动化 制造设备 智能制造 固定板 支撑腿 导轨 顶罩 扩音器 伸缩杆 转动轴 显示屏 底板安装 设备结构 线圈缠绕 定位块 滑动块 连接板 限位板 自动化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气自动化智能制造设备,包括制造设备本体和制造设备系统,所述制造设备本体包括支撑腿、底板和顶罩,所述底板安装在支撑腿的顶部,所述两支撑腿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导轨,所述顶罩安装在导轨的顶部,所述顶罩内设有限位板和转动轴一,所述转动轴一安装在两限位板之间,所述底板上设有显示屏和扩音器,所述扩音器安装在显示屏的两侧,所述两导轨之间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设有滑动块,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伸缩杆一和电磁铁一,所述电磁铁一安装在伸缩杆一的一侧,所述电磁铁一的两端均设有定位块,该电气自动化智能制造设备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较高,线圈缠绕速度较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电气自动化智能制造设备,属于电气自动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性,各种各样的马达、电动机和变压器等都大量出现在了社会之中,而线圈则可以说是这些事物的心脏;但是,由于现在市场上的线圈绕线机大多在缠绕导线时运行较为不流畅,时常出现导线缠绕混乱的情况,而这些线圈一旦被使用将会对人们的安全造成重大的威胁;另一方面,现在市场上的绕线机在完成此绕线工作后,其操作人员还需要将绕线机的工作部件进行重新的整理和清洁,然后才能再次进行下一次工作,否则较为容易使下次缠绕线圈时出现线圈错乱的情况,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气自动化智能制造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较高,线圈缠绕速度较快。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气自动化智能制造设备,包括制造设备本体和制造设备系统,所述制造设备本体包括支撑腿、底板和顶罩,所述底板安装在支撑腿的顶部,所述两支撑腿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导轨,所述顶罩安装在导轨的顶部,所述顶罩内设有限位板和转动轴一,所述转动轴一安装在两限位板之间,所述底板上设有显示屏和扩音器,所述扩音器安装在显示屏的两侧,所述两导轨之间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设有滑动块,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伸缩杆一和电磁铁一,所述电磁铁一安装在伸缩杆一的一侧,所述电磁铁一的两端均设有定位块,所述两定位块之间设有支撑板和铡刀,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与铡刀连接,所述伸缩杆一的一端设有空腔一,伸缩杆二安装在伸缩杆一的空腔一内,所述伸缩杆二的一端设有固定环和转动轴二,所述转动轴二的一端设有套筒,所述固定环内设有电磁铁二,所述转动轴二上设有铁片,所述套筒的顶部设有固定块,所述套筒内设有定位销,所述固定块和套筒上均设有通孔,螺栓的一端依次穿过固定块和套筒上的通孔与定位销连接,所述制造设备系统包括蓄电池、控制单元、监测模块和指令模块,所述蓄电池通过电线分别与控制单元、监测模块和指令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智能处理器和控制开关,所述监测模块包括霍尔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智能处理器和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智能处理器包括印制电路主板以及设置在印制电路主板上的微处理器和处理芯片,所述微处理器和所述处理芯片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单元通过监测电路分别与监测模块的霍尔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指令电路分别与指令模块的电磁铁一、电磁铁二、显示屏和扩音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轨内设有凹槽,所述滑动块安装在导轨的凹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伸缩杆一和伸缩杆二均包括内杆和外杆,所述外杆内设有空腔二,所述内杆安装在外杆的空腔二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显示屏为触摸式液晶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上设有触摸式操控按键,所述转动轴一上缠绕有导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同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同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08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器绕线防护结构
- 下一篇:变压器预压紧的绕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