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内科应急监测诊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29010.3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6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吴凤炎;杜兰兰;杨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凤炎 |
主分类号: | A61B5/024 | 分类号: | A61B5/024;A61B9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1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机体 心率 控制显示屏 电连接 控制槽 显示屏 控制按键 应急监测 诊治装置 心内科 胶接 扣接 镶嵌 传输线 闭合 支撑垫板 直接放置 装置使用 监测 齿轮 探测器 弹簧 顶杆 后角 拉绳 指夹 发热 一体化 携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内科应急监测诊治装置,其结构包括传输线、探测器、心率指夹、控制显示屏、监测机体、心率显示屏、控制主机体、控制按键、控制槽,监测机体右端下侧扣接有控制主机体,与控制主机体电连接,右端上侧镶嵌胶接有心率显示屏,与心率显示屏电连接,右端下侧镶嵌胶接有控制显示屏,与控制显示屏电连接,控制主机体顶端右后角一体化设有控制槽,控制按键均匀扣接于控制槽内,使装置使用时,能够通过设有的弹簧、顶杆、拉绳、齿轮等机构,使装置能够跟随打开和闭合自动降下和收起支撑垫板,使装置在使用时能够更好的防止环境造成的使用损坏和能够更好的防止直接放置发热,且不会妨碍携带,便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心内科应急监测诊治装置,属于心内科应急监测诊治装领域。
背景技术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心内科病人常常发病很突然,传统的诊治装置结构复杂,不能应急诊治。而为了便于医护人员对于心内科病人能够及时进行疾病的监测诊治,便有了专用于心内科应急监测诊治的各类设备,统称为心内科应急监测诊治装。
现有技术使用时,为了便于监测和诊治设备的携带,对于监测诊治装置的携带放置缺少防护性,容易因为放置地方的潮湿等原因和装置直接放置时的机体发热,导致装置容易损坏,且容易造成监测诊治的误差,导致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心内科应急监测诊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使用时,为了便于监测和诊治设备的携带,对于监测诊治装置的携带放置缺少防护性,容易因为放置地方的潮湿等原因和装置直接放置时的机体发热,导致装置容易损坏,且容易造成监测诊治的误差,导致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心内科应急监测诊治装置,其结构包括传输线、探测器、心率指夹、控制显示屏、监测机体、心率显示屏、控制主机体、控制按键、控制槽,所述监测机体右端下侧扣接有控制主机体,与控制主机体电连接,右端上侧镶嵌胶接有心率显示屏,与心率显示屏电连接,右端下侧镶嵌胶接有控制显示屏,与控制显示屏电连接,所述控制主机体顶端右后角一体化设有控制槽,所述控制按键均匀扣接于控制槽内,所述探测器、心率指夹均通过传输线与控制主机体电连接,所述监测机体包括第一支撑装置、监测主机体、第一提拉装置、第一传动装置、连接转动装置,所述监测主机体右端通过连接转动装置与控制主机体扣接,所述连接转动装置后端左侧与第一传动装置右端啮合,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左端与第一提拉装置一端锁接,所述第一提拉装置另一端与第一支撑装置扣接,所述第一支撑装置设于监测主机体底端左侧,所述控制主机体包括第二传动装置、第一齿条、收纳装置、第二提拉装置、控制机体主体、第二支撑装置、第二齿条,所述控制机体主体左端与连接转动装置扣接,所述第二传动装置水平设于控制机体主体左端中部,左端与连接转动装置后端右侧啮合,右端上侧与第一齿条啮合,右端下侧与第二齿条啮合,所述收纳装置与控制机体主体前端上侧镶嵌扣接,位于第二传动装置、第一齿条右侧,所述第二齿条右端中部锁接有第二提拉装置一端,所述第二提拉装置另一端与第二支撑装置镶嵌扣接,所述第二支撑装置设于控制机体主体底端右侧。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线设有2条,所述控制显示屏为长方形,设于心率显示屏下方,位于控制主机体与监测机体连接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弹簧、第一支撑板主体、第一卡杆、第一支撑板槽、第一顶杆,所述第一支撑板槽一体化设于监测主机体底端左侧,所述第一支撑板主体设于第一支撑板槽内,与第一支撑板槽间隙配合,左右两端上侧均通过第一弹簧镶嵌焊接有第一卡杆,顶端中部垂直焊接有第一顶杆,通过第一顶杆贯穿第一支撑板槽与第一提拉装置扣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凤炎,未经吴凤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90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