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综合管廊建设的五位一体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25015.9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7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建华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呼和浩特市盛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5107 | 代理人: | 刘志刚 |
地址: | 629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 建设 一体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建设的五位一体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采取以止水钢板(1‑3)中心线为砼浇筑水平施工缝(1‑4),先浇筑底板(1‑1),间隔适当时间后再浇筑墙体(1‑5、1‑9)和顶板(1‑6)的施工顺序,两相邻竖直变形缝(1‑7)区间段为一个施工浇筑段(1‑8);本发明具有施工运输距离短、劳动强度小、施工作业空间大、施工效率高、进度快、质量好、成本低、安全风险低的综合管廊及类似项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综合管廊建设的五位一体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作为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在其他发达国家的城市基础建设中早已大力推广,我国为满足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也引进了该建设项目,在全国几个城市的试点已取得成功,现已在全国大部分城市进行推广实施。当前,综合管廊建设在全国很多的城市展开。在综合管廊建设施工时,模板支撑体系和措施材料、部件的运输周转利用是一个重要环节。据对国内在建的综合管廊建设项目调查,人们仍沿袭过去传统的工艺进行施工,即采用钢管架、扣件、碗口架、盘扣架、普通丝托等工件来支撑顶板模板的施工工艺,从而暴露出了很多施工弊端。该工艺不仅繁杂,而且拆装、倒运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耗时长。因此在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方面很难满足要求。
由于综合管廊属于地下工程,因此顶板和墙体都较厚。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具有下述特点:断面为单腔或多腔,层数为单层或多层,连续施工距离长;防水性能要求高,顶板和墙体必须连续浇筑一次性完成,全部为清水砼面,外观要求高,砼成型几何尺寸允许偏差小;属于浅埋、敞开开挖施工。出于对承载力和工程施工安全的考虑,支撑体系的受荷能力及稳定性要求较高,所以支撑杆件的竖向间距和水平杆的步距较常规成倍缩小,剪刀撑也必须纵横加密设置方能满足受荷及稳定性的要求,这样,支撑材料的使用数量大大增加,造成操作工人搭设和拆除操作空间大大减小,人工功效大大降低,施工进度严重迟缓,人工成本大幅度增加。综合管廊的结构特征决定其为腔道平面连续带状流水作业,加之腔壁连续,腔顶封闭,腔道狭小,腔内施工支撑及支撑材料的拆除因受顶板砼龄期的制约,因此廊腔内支撑件和模板材料的拆除应遵循浇筑的先后顺序来进行的原则。为了循环使用拆除材料,拆除的材料应沿施工推进方向进行运输,然而,由于受到拆除龄期不到而不能拆除的架体及支撑材料的堵塞,只能先按与施工行进的逆向,运出腔外后,再从腔外沿施工进行方向运至正在施工的作业段,且全为人工运输,随着施工作业面的向前推进,其逆向运输和同向运输距离越来越远,因此大大增加了施工成本,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因管廊墙体厚度较大,墙体与底板和顶板相交处均设计有八字加腋部分,而传统工艺均采用木胶板和竹胶板作模具。这样就造成了模板的加固定位难度大,拼缝多、接槎不平整,所以砼浇筑成型拆除模板后几何尺寸偏差较大,接缝错台、线条不直,对拉孔洞密集,达不到清水砼面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综合管廊建设的五位一体施工方法,旨在提高施工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综合管廊建设的五位一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采取以止水钢板中心线为砼浇筑水平施工缝,先浇筑底板,间隔适当时间后再浇筑墙体和顶板的施工顺序,两相邻竖直变形缝区间段为一个施工浇筑段;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第一施工浇筑段安装、浇筑
:从第一施工浇筑段开始,在已浇好的底板上用型起重小车调整位置安装两榀带有螺杆调节器的门架同时在螺杆调节器底板放置放置长方体木垫块,并用纵向水平连接杆与钢柱水平布置同侧同标高的水平连接短钢管桩垂直扣接,将所安装的门架按间距要求连接成一体,当第一施工段门架安装完,利用门架中的螺杆调节器调整各榀门架水平钢梁的标高、水平度和钢柱的双向垂直度,然后在廊腔内进行滑轨安装,滑轨分别垂直门架水平钢梁水平布置于其下面跨中和左右两端头,单元段滑轨首尾接头钢板,分别相互插接,穿上滑轨接头转轴接长到所需长度,滑轨安装完后在门架水平钢梁跨中下的滑轨起端穿入B型滑车,另两根滑轨分别穿入A型滑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建华,未经刘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50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