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仿生感知及海洋装备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23195.7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54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胡桥;李一青;王朝晖;周文;郑腾飞;王斌;方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0/00 | 分类号: | G01M10/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艾华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仿生 感知 海洋 装备 实验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仿生感知及海洋装备实验装置,能进行水下人工侧线实验、仿生机器鱼航行实验、光学探测实验、洋流发电模拟洋流实验。结构简单,易于灵活组装与拆卸。包括截面为O型加长亚克力水箱,侧面垂直方向带有毫米级刻度,底部带有圆形刻度,内部可嵌套等形状截面O型亚克力隔板,形成环形水槽;O型加长水箱内部可以组装由变频调速电机驱动的模拟洋流的螺旋桨;O型加长水箱正上方安装多自由度桁架,其周围布置XYZ轴摄像机设备。本发明以O型加长水箱及多自由度桁架为基础,可添加各功能模块,完成水下多功能实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实验环境的智能化管理,同时提高实验材料与场地的利用率,节省研制费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实验装置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仿生感知及海洋装备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陆地资源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为了解决能源问题,人类开始更加注重海洋资源的开发,水下各种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海洋环境复杂,海洋资源的开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下作业设备的发展水平,水下作业设备在设计与研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工作就是进行模拟实验,即通过实验装置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以检验与论证其在深海中的使用性能,开展海洋环境模拟实验技术研究对于水下作业设备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因此,急需智能化程度高、人工操作少,便于携带与操作的综合实验装置。同时随着国家海洋战略的大力发展,各种民用或军用海工工程研制装备中,水下仿生探测、水下机器人航行和水下能源利用等实验工作大量展开。为检验仿生机器鱼和水下机器人的探测性能、航行性能,同时模拟洋流发电等洋流环境的水下实验配套装置也急需研制。目前各实验设备和实验装置都是单独研制的,这样就不能充分利用实验材料、实验场地、实验环境,重复投入建设较多。目前尚没有出现一种模块化多功能水下实验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仿生感知及海洋装备实验装置。
一种水下仿生感知及海洋装备实验装置,包括O型加长亚克力透明水箱,O型亚克力隔板,螺旋桨,多自由度桁架,摄像机,O型亚克力隔板与O型加长亚克力透明水箱底部接触且处于正中央,螺旋桨通过相关支撑设备固定在O型加长亚克力透明水箱侧面方向,多自由度桁架安装在O型加长亚克力透明水箱上方,所述的桁架由丝杠与前后活动轴构成。摄像机安装在三脚架上处在O型加长亚克力透明水箱周围。
本发明所述的水下仿生感知及海洋装备实验装置,O型加长亚克力透明水箱通过胶结方式成型。
本发明所述的水下仿生感知及海洋装备实验装置,O型亚克力隔板与O型加长亚克力水箱截面形状相同。
本发明所述的水下仿生感知及海洋装备实验装置,O型加长亚克力水箱侧面垂直方向有毫米级刻度,底部有圆形刻度。
本发明所述的水下仿生感知及海洋装备实验装置,螺旋桨处于O型加长亚克力水箱与O型亚克力隔板的正中央。
本发明所述的水下仿生感知及海洋装备实验装置,多自由度桁架与O型加长亚克力水箱不固连,位于O型加长亚克力水箱的正上方。
本发明所述的水下仿生感知及海洋装备实验装置,O型加长亚克力水箱XYZ方向上均有摄像机。
本发明所述的水下仿生感知及海洋装备实验装置,Z方向视频设备安装在多自由度桁架的前后轴上。
本发明所述的水下仿生感知及海洋装备实验装置,通过采用部件之间的灵活组合与拆卸,可以实现不同实验环境的搭建,当O型加长水箱与O型隔板组合构成环形水槽可以模拟洋流实验;当去掉O型隔板可以完成水下仿生鱼实验;本实验装置添加其他传感器模块,可以完成水下测线,光学检测等实验。本发明充分利用实验材料与实验场地,便于进行各种水下实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部分实验装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31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