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自由空间光传播的波分复用解复用光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21178.X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36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赵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奥雷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293 | 分类号: | G02B6/293;G02B6/34;H04J1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212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自由空间 传播 波分复用解复 用光 器件 | ||
本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用于自由空间光传播的波分复用解复用光器件,包括第一棱镜、第二棱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及光波导,所述第一棱镜用于全反波长为λ1的光束,所述第二棱镜,用于全反波长为λ1的光束,透射λ2的光束,所述第一透镜,实现出射光的扩束准直和入射光的汇聚,所述第二透镜,用于汇聚激光器发射出的波长为λ1光束,并将其耦合进棱镜1中,所述第三透镜,用于将第二棱镜射出的波长为λ2光束,照射的探测器芯片中,所述光波导,用于光路的传输。采用棱镜和透镜组合的平面光波导,通过棱镜的在三维空间的转折,可以实现波分复用解复用光组件的小型化,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可批量化、易互换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自由空间光传播的波分复用解复用光器件。
背景技术
自由空间光通信(Free Space Optics,FSO),是一种通过激光不需要光纤而是以直接以空气为介质,实现点对点间的数据信息的传输技术。自由空间激光通信的原理是:受调制的信号通过激光器驱动电路使激光器发光,激光通过光学组件镜头发射出去,由大气信道传输到另一端的激光通信设备的光学组件接收镜头上,光学接收镜头将收集到的光信号汇聚到光电探测器上,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将电信号放大,处理。光学组件发射镜头的作用是压缩光束发射角,对光束进行准直和扩束;光学组件接收镜头的作用是将从远处传来的已被调制的光束汇聚到光电探测器的有效控测面上。由于高速光电探测器的有效接收面大小普遍比较小,尺寸在几十微米左右甚至更小,灵敏度也较低,因此需要光学组件接收镜头将接收到的光束聚焦成较小的光斑以让光电探测器接收到最多的信号。
通常的空间光通信系统中,采用采用光学镜头及其组合实现光路的传输,该类光学镜头及其组合仅可满足单自由空间光通信发射模块或接收模块的单向光学的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成本、高可靠性、可批量化、易互换性的用于自由空间光传播的波分复用解复用光器件。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用于自由空间光传播的波分复用解复用光器件,包括第一棱镜、第二棱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及光波导,所述第一棱镜用于全反波长为λ1的光束,所述第二棱镜,用于全反波长为λ1的光束,透射λ2的光束,所述第一透镜,实现出射光的扩束准直和入射光的汇聚,所述第二透镜,用于汇聚激光器发射出的波长为λ1光束,并将其耦合进棱镜1中,所述第三透镜,用于将第二棱镜射出的波长为λ2光束,照射的探测器芯片中,所述光波导,用于光路的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棱镜为平行四边形,所述第二棱镜为直角梯形,所述第一棱镜的右面与所述第二棱镜的斜面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位于所述第一棱镜的顶部,所述第二透镜位于所述第一棱镜的底部,所述第三透镜位于第二棱镜的底部,所述光波导位于所述第一棱镜、第二棱镜内,所述光波导为h型,所述光波导的顶部与第一透镜连接,所述光波导的底部分别与第二透镜、第三透镜连接。
进一步的,光发射路径为激光从光口c处耦合进入光波导,路径为光口c到光口b到光口a,由光口a处出射,经过透镜后变成平行光束输出,光接收路径为平行光束通过透镜汇聚由光口a进入光波导,经光口d处光束输出。
一种制造波分复用解复用光器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的机械位置进行定位并胶接一起;所述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合件采用飞秒激光直写凹陷包层大模场光波导技术制备光波导制备h型的光波导;对上述合件进行研磨和抛光;将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及第三透镜与光波导进行耦合对准,并胶粘在一起;对光波导组件的波分复用解复用特性进行测试,并测试并差损、回损等光学特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用于自由空间光传播的波分复用解复用光器件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棱镜和透镜组合的平面光波导,通过棱镜的在三维空间的转折,可以实现波分复用解复用光组件的小型化,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可批量化、易互换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奥雷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奥雷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11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