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调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17114.2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7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友近一善;川端立慈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剂 过冷却热交换器 空气调节装置 通道流动 并行流动 供冷运转 供暖负载 供冷 供暖 流动方式 室内单元 室外单元 性能降低 运转 并联 配置 串联 偏离 交换 | ||
包括一台或多台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的空气调节装置存在因供暖运转与供冷运转中过冷却热交换器的必要交换热量的偏离变大导致性能降低的课题。在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设置有切换制冷剂在过冷却热交换器的流动方式的切换机构,在供冷运转中,供冷负载大时第1、第2过冷却热交换器配置为串联,制冷剂为以一个通道流动,高温与低温的制冷剂成为相对流;供冷负载小时仅使用第2过冷却热交换器,制冷剂成为以一个通道流动,高温与低温的制冷剂成为相对流。在供暖运转中,供暖负载大时第1、第2过冷却热交换器配置为并联,制冷剂为以两个通道流动,高温与低温的制冷剂为并行流动;供暖负载小时仅使用第2过冷却热交换器,高温与低温的制冷剂为并行流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包括一台或多台的室外单元和一台或多台的室内单元,多台的上述室内单元能够以供冷或供暖任意一者运转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室外单元和多台室内单元利用作为单元间配管的气体管、液体管连接,上述室外单元具有压缩机、四通阀、室外热交换器和室外膨胀机构,上述室内单元具有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内膨胀机构。并且,供暖运转时,压缩机的制冷剂排出管经由四通阀与气体管连接,依次与室内热交换器、液体管、室外热交换器连接,经由四通阀与压缩机的制冷剂吸入管连接。供冷运转时,压缩机的制冷剂排出管经由四通阀与室外热交换器连接,依次与液体管、室内热交换器、气体管连接,经由四通阀与压缩机的制冷剂吸入管连接。切换四通阀而能够实施供冷运转或供暖运转。
为了从现有的结构提高性能,提案有将制冷剂有分为向蒸发器流动的制冷剂和不向蒸发器流动而在压缩机的制冷剂吸入管流动的制冷剂,双方制冷剂利用过冷却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供冷运转时,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04的制冷剂在通过过冷却热交换器106后分支,与利用过冷却膨胀机构107成为低温的制冷剂在过冷却热交换器106进行热交换,由此,在室内热交换器302a、302b(蒸发器)流动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变大,因此,即使使制冷剂循环量减少也能得到需要的供冷能力。此外,因为向室内单元300a、300b供给的制冷剂循环量减少,所以液体管210、气体管220、室内热交换器302a、302b的制冷剂侧压力损失降低,供冷性能提高(参照图21)。
在供暖运转时,通过室内热交换器302a、302b的制冷剂在室内单元100的内部分支,一者向过冷却热交换器106供给,另一者利用过冷却膨胀机构107成为低温向过冷却热交换器106供给。通过在过冷却热交换器106进行热交换,在室外热交换器104(蒸发器)流动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变大,因此,即使减少在蒸发器流动的制冷剂循环量也能得到需要的供冷能力。此外,因为向室外热交换器104供给的制冷剂循环量变少,所以制冷剂侧压力损失降低,供暖性能提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42419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供暖运转中,蒸发器成为室外热交换器104,室外单元100内的配管引绕较短因而制冷剂侧压力损失的影响较小,因此,在过冷却热交换器106的必要交换热量变小,但在供冷运转中,蒸发器成为室内热交换器302a、302b,在例如连接配管长度较长室内单元的连接台数较少的情况下,制冷剂侧压力损失的影响较大,因此,在过冷却热交换器106的必要交换热量变大。
因此,若以供冷运转时的必要交换热量为基础设计过冷却热交换器106,则在供暖运转时过冷却热交换器106的性能变得过剩,导致返回至压缩机101的制冷剂吸入管的制冷剂的过热度变大。
因而,存在如下课题:在供暖运转和供冷运转中,由于过冷却热交换器106中的必要交换热量的偏离变大,而性能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71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