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wavemesh自组网技术的电子安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15246.1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1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许亦清;夏冬;张洪涛;李军;熊元能;李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亿华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4 | 分类号: | H04W4/024;H04W4/029;H04W4/33;H04W4/38;H04W84/18;H04B10/25;G08B2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安全系统 微基站 自组网 室内 传输信号 电子安全 定位准确 技术效果 室外环境 通讯费用 通讯网关 通用型 基站 护照 室外 提示 报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wavemesh自组网技术的电子安全系统,包括通用型电子安全护照,室外微基站、室内微基站、通讯网关以及中控平台;采用UWB和wavemesh技术的室内和室外环境中的混合使用,实现传输信号佳、不受距离和基站的限制,定位准确、提示和报警及时、同时通讯费用低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安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wavemesh自组网技术的电子安全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室外采用的定位方式中,采用GPS或北斗定位方式,受卫星信号强弱的影响,在室内、隧道、矿井等环境下,就难以定位或根本不能实现定位;而UWB超宽带可在室内环境,通过布置基站的情况下,获得分米级的定位,但同时又会受信号强度等影响,不合适在大范围使用;通过WIFI进行信号数据的传递,受到信号强度和距离的限制,一般也也局限于百米范围内,GPRS模块或4G模块,虽然可以大范围传递数据,但也局限于移动基站或电信基站的限制,还会产生通讯费用的限制,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传输信号佳、不受距离和基站的限制,同时通讯费用低的电子安全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wavemesh自组网技术的电子安全系统,采用UWB和wavemesh技术的室内和室外环境中的混合使用,实现传输信号佳、不受距离和基站的限制,定位准确、提示和报警及时、同时通讯费用低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wavemesh自组网技术的电子安全系统,包括通用型电子安全护照,室外微基站、室内微基站、通讯网关以及中控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用型电子安全护照包括集成有UWB标签的电子安全护照终端、电池、无线充电装置、数据传输装置、声光提示装置以及报警装置;
所述室外微基站包括室外站点、太阳能充电装置、以及室外电源适配器和安装配件;
所述室内微基站包括室内站点、POE交换机、光纤尾纤、以及室内电源适配器和安装配件;
所述室外微基站与室内微基站之间通过通讯网关连接,所述室内微基站与中控平台之间通过通讯网关连接;
所述室内微基站设置有多个且均匀发散分布在以中控平台为中心的四周,所述室外微基站设置有多个且均匀发散分布在以各个室内微基站为中心的四周;
电子安全护照终端中设置有位置传感器、海拔传感器以及电池电量检测器,电子安全护照终端由施工人员佩戴;
所述中控平台中预先设置有第一距离阈值、第二距离阈值、第三距离阈值和第四距离阈值,电子安全护照终端通过内部集成的UWB标签将施工人员的实时定位信息经数据传输装置发送给室外微基站,室外微基站收集后经过一次距离信息过滤,再经通讯网关发送给室内微基站,室内微基站收集后经过二次距离信息过滤,再经通讯网关发送给中控平台,中控平台通过内部距离判断模块进行判断,
当且仅当实时定位信息≤第一距离阈值时,中控平台直接通过由施工人员佩戴的电子安全护照终端中的声光提示装置发送欢迎语音及灯光提示;
当且仅当第一距离阈值<实时定位信息≤第二距离阈值时,中控平台直接通过由施工人员佩戴的电子安全护照终端中的声光提示装置发送工作语音提示;
当且仅当第二距离阈值<实时定位信息≤第三距离阈值时,中控平台直接通过由施工人员佩戴的电子安全护照终端中的声光提示装置发送超距语音提示;
当且仅当第三距离阈值<实时定位信息≤第四距离阈值时,中控平台直接通过由施工人员佩戴的电子安全护照终端中的报警装置发送超距语音报警、超距灯光报警和超距震动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亿华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市亿华系统集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52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