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忆感器的等效模拟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11007.9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6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义;郑利京;韩春艳;马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36 | 分类号: | G06F30/36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忆感器 等效 模拟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忆感器的等效模拟电路。本发明包括集成运算放大器U1、U4、乘法器U2和乘法器U3,集成运算放大器U1的8引脚和乘法器U3的7引脚分别作为输入端和输出端,即忆感器的磁通和电流的测试端;集成运算放大器U1用于积分运算、求和运算、加法运算、反相运算;集成运算放大器U1与乘法器U2、乘法器U3相连,乘法器U2、U3实现信号的相乘,集成运算放大器U3实现加法运算以及和二极管实现指数运算。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实现忆感器特性模拟电路,用以模拟忆感器的磁通‑电流特性,替代实际忆感器进行实验和应用及研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路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符合忆感器磁通量与电流的关系的等效模拟电路。
背景技术
2008年HP实验室第一次实现了忆阻器,一年后又进一步扩展了记忆元器件的范围,提出了两种新型的记忆元器件的概念,分别为忆容器和忆感器。这三种纳米尺度的记忆元件,无需外部电源即可实现信息存储、人工神经网络等功能。
到目前为止,忆阻器得到大量的研究和应用,但是,对忆感器的研究尚处于理论阶段,实际物理器件尚未实现,许多新的特性没有被发现。一方面,忆感器所具有的记忆数学模型不够完备,使得对于忆感器的基本电路分析及其应用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在忆感器尚未实现情况下,可用其等效电路模型来研究其特性,但目前忆感器的电路模型还不完善,不能真实反映其实际特性。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忆感器数学模型,基于该模型设计了其等效电路,该等效电路可替代尚未实现的忆感器,从而更好地研究忆感器的基本电路特性和应用电路设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忆感器数学模型及实现忆感器特性的模拟电路,用以模拟忆感器的磁通量电流特性,替代实际忆感器进行理论、实验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设计了一种反映忆感器电流i(t)与磁通非线性关系的精确数学模型其中k、a、b为系数,为实现上述数学模型所设计的模拟电路为:
输入电压U通过一个电阻R1与集成运算放大器U1的2引脚连接,电阻R2通过和电容C1并联,两端分别接到集成运算放大器U1的2引脚和1引脚。集成运算放大器U1的3引脚接地,集成运算放大器U1的4引脚接电源VCC。集成运算放大器U1的引脚1通过电阻R4连接到集成运算放大器U1的5引脚、电阻R3和电容C2并联的一端,电阻R3和电容C2并联的另一端连接到集成运算放大器U1的7引脚。集成运算放大器U1的1引脚连接到集成运算放大器U1的9引脚,集成运算放大器U1的9引脚通过电阻R6连接到集成运算放大器U1的8引脚,集成运算放大器U1的8引脚连接电阻R5;外加电压U0通过R8、R9连接到U1的14引脚;其中集成运算放大器U1的引脚1、2、3与电阻R1、电阻R2和电容C1构成积分运算电路,实现将电压U积分后转换为磁通;集成运算放大器U1的5、6、7引脚对应的运算放大器,与电阻R3、R4组成积分运算放大器,将磁通进行积分运算,得到磁通量的积分量;集成运算放大器U1的8、9、10引脚与电阻R5、R6组成反相器,将磁通量进行取反,得到正的磁通量;集成运算放大器U1的12、13、14引脚与电阻R7、R8、R9组成加法器,得到指数项的指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10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