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纹筋定位加固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08404.0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2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黄童;李龙喜;姜灵程;白鹏鹏;杨峰;林若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8 | 分类号: | E21D11/18;E21D11/4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钢板 钢架 加固装置 钢拱架 螺纹筋 预留孔 安装工艺 初期支护 隧道施工 完全封闭 位置保证 准确定位 矩形板 侧放 套在 支腿 取材 架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纹筋定位加固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其中装置包括钢架、定位钢板一、定位钢板二、定位钢板三。钢架呈侧放的“U形”;所述定位钢板一、定位钢板二和定位钢板三均为矩形板,其上设置两个圆形预留孔,定位钢板一、定位钢板二和定位钢板三通过圆形预留孔套在钢架的两个支腿上。本发明使后行洞架设钢拱架时能准确定位先行洞钢拱架位置保证后行洞初期支护完全封闭;本发明取材方便,安装工艺简单,能够有效简化隧道施工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纹筋定位加固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无中隔墙的连拱隧道的施工中,如图1所示,左右洞支护结构背贴背,右洞1(先行洞)先行施工,初期支护钢拱架闭合,而左洞2(后行洞)初期支护钢拱架没有闭合,其一侧拱脚焊接在右洞初期支护钢拱架上,结构受力复杂,施工控制难度大。施工时,后行洞钢拱架需要精确的搭接在先行洞钢拱架上,但由于后行洞皆采取三台阶法开挖,故在开挖后行洞上台阶时,无法准确定位先行洞钢拱架位置,所以在实际施工中,先、后行洞初期支护钢架很难准确连接,在节点处先、后行洞大部分拱架错位较多,无法按设计连接,可能造成后行洞初期支护不封闭或假封闭,且两洞拱架之间仅在搭接处焊接,无法充分保证两洞拱架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因而给后行洞稳定性带来极高的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发明一种定位加固装置使后行洞架设钢拱架时能准确定位先行洞钢拱架位置,使先、后行洞拱架按照设计连接,保证后行洞初期支护完全封闭,同时增强先行洞与后行洞钢拱架之间的连接,改善支护结构受力,提高后行洞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螺纹筋定位加固装置,包括钢架、定位钢板一、定位钢板二、定位钢板三;所述钢架呈侧放的“U形”;所述定位钢板一、定位钢板二和定位钢板三均为矩形板,其上设置两个圆形预留孔,定位钢板一、定位钢板二和定位钢板三通过圆形预留孔套在钢架的两个支腿上。
进一步地,所述钢架由两个尾部为直角弯折的螺纹钢筋对接后焊接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钢板一和钢架的封口侧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钢架穿过定位钢板三的端头为弯折头。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钢板一、定位钢板二和定位钢板三的预留孔内壁均和钢架焊接固定。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螺纹筋定位加固装置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在施工准备阶段,依照定位螺纹筋的施工位置和角度,在先行洞内的钢拱架一的两侧分别焊接定位钢板一和定位钢板二;
第二步,钢拱架一架设完成后,利用焊接在先行洞钢拱架上的定位钢板一和定位钢板二上的预留孔进行精确钻孔;
第三步,在组成钢架的螺纹钢筋端头处套上套管,并将螺纹钢筋沿着钻孔打入,套管末端与螺纹钢筋的缝隙用热熔胶填充,将螺纹钢筋尾部对接后焊接在一起形成钢架;
第四步,加热套管末端与螺纹钢缝隙中的热熔胶,将螺纹筋上的套管拆除,先行洞延伸至后行洞上台阶开挖轮廓内的螺纹钢筋,在后行洞内架立钢拱架二;
第五步,在钢拱架二远离围岩的一侧设置定位钢板三,将螺纹钢筋套进定位钢板三上的预留孔中焊接固定,并将端头弯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使后行洞架设钢拱架时能准确定位先行洞钢拱架位置保证后行洞初期支护完全封闭;
2、本发明能够增强先行洞与后行洞钢拱架之间的连接,改善支护结构受力,提高后行洞的稳定性;
3、本发明取材方便,安装工艺简单,能够有效简化隧道施工难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未经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84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