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机械喷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05027.5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02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马利娜;张奇云;雷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泰港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6/20 | 分类号: | B05B16/20;B05B16/40;B05B13/02;B05B13/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周松强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机械 喷漆 设备 | ||
1.一种自动化机械喷漆设备,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1)、支撑柜(2)、数字显示屏(3)、控制面板(4)、设备底座(5)、机座(6)、均匀喷漆烘干机构(7)、集漆槽(8)、前后滑动梁(9)、喷漆架(10)、高压喷漆头(11)、左右滑动链(12)、往返滑动块(13)、操作窗口(14),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柜(2)设有两个且设于设备主体(1)左右两侧与设备主体(1)呈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数字显示屏(3)镶嵌于右侧支撑柜(2)前表面上部,所述控制面板(4)设于右侧支撑柜(2)前表面下部,所述设备底座(5)设于设备主体(1)下方与设备主体(1)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机座(6)设于设备主体(1)内部下方,所述均匀喷漆烘干机构(7)设于机座(6)及支撑柜(2)内部,所述集漆槽(8)设于机座(6)上表面后方与机座(6)呈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前后滑动梁(9)设于设备主体(1)内部上方与支撑柜(2)活动连接,所述喷漆架(10)悬挂于均匀喷漆烘干机构(7)正上方与往返滑动块(13)相连接,所述高压喷漆头(11)设于喷漆架(10)两端与喷漆架(10)通过电焊呈垂直状相连接,所述左右滑动链(12)设于前后滑动梁(9)内部,所述左右滑动链(12)一端与往返滑动块(13)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往返滑动块(13)通过左右滑动链(12)与前后滑动梁(9)活动连接,所述操作窗口(14)设于支撑柜(2)外侧表面与支撑柜(2)呈一体化成型结构;
所述均匀喷漆烘干机构(7)由置物十字架(701)、连接杆(702)、旋转台(703)、空腔(704)、活动液压缸(705)、活塞杆(706)、第一弹簧(707)、牵引绳(708)、定滑轮(709)、第一定滑轮组(710)、支撑柱(711)、往返旋转盘(712)、第二定滑轮组(713)、卷线轮(714)、轮轴(715)、间歇式松紧夹(716)、大齿轮(717)、小齿轮(718)、支撑板(719)、动力辊(720)、伺服电机(721)、电机触电块(722)、电机接电块(723)、弹性导线(724)、活动杆(725)、活动座(726)、第二弹簧(727)、正反转电机(728)、螺旋杆(729)、传动杆(730)、伞齿轮(731)、螺旋盘(732)、传动皮带(733)、旋转轮(734)、扇形齿架(735)、倒角矩形架(736)、啮合齿(737)、第一顶杆(738)、第二顶杆(739)、带环悬杆(740)、活动板(741)、连接铰链(742)、滑行槽(743)、滑块(744)、滑轮(745)、连接件(746)、活动斜杆(747)、固定杆(748)、加固杆(749)、烘干接电块(750)、烘干触电块(751)、连接电线(752)、烘干器(753)、烘干箱(753)组成;
所述置物十字架(701)设于连接杆(702)上端且通过电焊垂直连接,所述连接杆(702)下端呈竖直状嵌入旋转台(703)内部,所述空腔(704)设于旋转台(703)内部与旋转台(703)呈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活动液压缸(705)呈水平状设于空腔(704)内,所述活塞杆(706)设于活动液压缸(705)外端与活动液压缸(705)采用过渡配合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707)设于空腔(704)里端,所述活动液压缸(705)通过第一弹簧(707)与空腔(704)连接,所述牵引绳(708)一端与活动液压缸(705)缠绕连接,所述牵引绳(708)另一端依次绕过定滑轮(709)、第一定滑轮组(710)、第二定滑轮组(713)与卷线轮(714)缠绕连接,所述第一定滑轮组(710)设于旋转台(703)内部中心与旋转台(703)内壁通过螺丝螺旋连接,所述第二定滑轮组(713)设于支撑柱(711)内部下部中心与支撑柱(711)内壁通过螺丝螺旋连接,所述支撑柱(711)呈竖直状设于旋转台(703)下方,所述支撑柱(711)上端与旋转台(703)下表面中心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往返旋转盘(712)设于支撑柱(711)下端与支撑柱(711)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卷线轮(714)设于支撑柱(711)内部,所述轮轴(715)贯穿于卷线轮(714)中心,所述间歇式松紧夹(716)镶嵌于往返旋转盘(712)内部与控制面板(4)以电方式相连接,所述轮轴(715)下端与间歇式松紧夹(716)活动连接,所述大齿轮(717)设于轮轴(715)上端且通过电焊固定连接,所述小齿轮(718)设于动力辊(720)下端且通过电焊固定连接,所述小齿轮(718)与大齿轮(717)通过轮齿啮合连接,所述动力辊(720)上端贯穿于支撑板(719)与伺服电机(721)活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721)置于支撑板(719)上方,所述支撑板(719)呈水平状与支撑柱(711)两侧内壁通过电焊垂直连接,所述电机触电块(722)镶嵌于支撑柱(711)外表面与伺服电机(721)通过电线相连接,所述电机接电块(723)设于弹性导线(724)下端与电机触电块(722)在同一高度,所述弹性导线(724)悬挂于机座(6)内部与电源相连接,所述活动杆(725)呈竖直状设于往返旋转盘(712)上方两侧,所述活动杆(725)通过活动座(726)与往返旋转盘(712)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727)设于活动杆(725)与支撑柱(711)之间,所述第二弹簧(727)两端分别与活动杆(725)及支撑柱(711)外表面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正反转电机(728)设于机座(6)内部中心,所述螺旋杆(729)设于正反转电机(728)上方,所述螺旋杆(729)下端与正反转电机(728)活动连接,所述螺旋杆(729)上端通过齿轮与往返旋转盘(712)中心啮合连接,所述伞齿轮(731)设于传动杆(730)两端,所述传动杆(730)一端通过伞齿轮(731)与螺旋杆(729)啮合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杆(730)另一端通过伞齿轮(731)与螺旋盘(732)啮合活动连接,所述传动皮带(733)设于螺旋盘(732)与旋转轮(734)之间,所述传动皮带(733)两端分别与螺旋盘(732)、旋转轮(734)啮合活动连接,所述扇形齿架(735)设于旋转轮(734)侧边与旋转轮(734)边缘通过电焊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轮(734)、扇形齿架(735)均设于倒角矩形架(736)内部,所述啮合齿(737)均匀等距设于倒角矩形架(736)上下部内表面,所述倒角矩形架(736)通过啮合齿(737)与倒角矩形架(736)啮合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顶杆(738)设于倒角矩形架(736)左侧且通过电焊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顶杆(739)设于倒角矩形架(736)右侧且通过电焊固定连接,所述带环悬杆(740)设于倒角矩形架(736)上方,所述倒角矩形架(736)通过带环悬杆(740)与机座(6)上内壁焊接,所述活动板(741)呈水平状设于机座(6)内部两侧,所述活动板(741)通过连接铰链(742)与机座(6)两侧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滑行槽(743)设于活动板(741)下表面与活动板(741)呈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滑块(744)通过滑轮(745)及滑行槽(743)的配合与活动板(741)下部活动连接,所述连接件(746)设于滑块(744)下方与滑块(744)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活动斜杆(747)一端通过连接件(746)与滑块(744)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斜杆(747)另一端通过铰链与固定杆(748)一端相连接,所述固定杆(748)另一端与机座(6)内壁通过电焊固定连接,所述加固杆(749)设于固定杆(748)下方,所述加固杆(749)两端分别与固定杆(748)及机座(6)内壁通过电焊连接,所述烘干接电块(750)镶嵌于活动板(741)一端上方,所述烘干触电块(751)镶嵌于机座(6)上内壁且通过连接电线(752)与烘干器(753)相连接,所述烘干器(753)设于烘干箱(753)内部与烘干箱(753)后内壁通过螺丝螺旋连接,所述烘干箱(753)设于支撑柜(2)内部与支撑柜(2)呈一体化成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泰港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中山泰港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502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毂轴承的生产系统中的喷涂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声雾化精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