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电压补偿电路、控制器及LED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04530.9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50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罗杰;鲁华祥;杨文轩;李文昌;王彦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44/00 | 分类号: | H05B44/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 补偿 电路 控制器 led 驱动 | ||
1.一种线电压补偿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及第一电容;其中,
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开关的第一端相连接,并且同时连接至所述线电压补偿电路的输入端;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相连接,并且同时连接至所述线电压补偿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相连接,并且同时连接至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电压补偿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分别为闸刀开关或MOS管。
3.一种控制器,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电压补偿电路,还包括:
比较器CMP,其正向输入端与所述线电压补偿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以及,功率开关管Q1,其源极与所述线电压补偿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其中,所述比较器用于控制功率开关管的关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均为MOS管,所述第一开关的漏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的漏极相连接,并且同时连接至所述线电压补偿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的源极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相连接,并且同时连接至所述线电压补偿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的源极与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相连接,并且同时连接至所述第三开关的漏极;所述第三开关的源极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器,其中,第一开关的栅极的控制信号为VC2,第二开关的栅极的控制信号为VC1,第三开关的栅极的控制信号为VC2;所述控制信号VC1为所述功率开关管的控制信号swon经一上升沿延时电路延时一Td时间得到,所述控制信号VC2为所述控制信号VC1经过反相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器,还包括:
触发器,其控制端与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经一驱动DRV与所述功率开关管Q1的栅极连接,其复位端经一退磁检测模块Tdem_det与所述功率开关管的栅极连接;其中,所述比较器的输出通过控制所述触发器以关断所述功率开关管。
7.一种LED驱动电路,其包括如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器,还包括:
整流桥,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及第四二极管D4;
输入电容Cin,与所述整流桥并联;
续流二极管D5,其第一端与所述输入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功率开关管的漏极连接;以及
采样电阻Rcs,其第一端与所述输入电容Cin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线电压补偿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LED驱动电路,还包括:
电感L,其第一端与所述续流二极管D5的第二端连接;以及
输出电容Cout,其第一端与所述续流二极管D5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电感L的第二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中,所述功率开关管开关控制信号为swon,在swon=1时,功率开关管导通,在swon=0时,功率开关管关断;所述第一开关在功率开关管关断期间为导通状态,在功率开关管导通之后经一延迟时间Td,所述第一开关K1断开,所述第三开关与第一开关的状态相同,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一开关状态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中,所述功率开关管内部固有延迟时间为Td,在所述功率开关管导通期间的起始一Td时间内对所述第一电容充电,在Td时间到时所述第一开关断开,所述第一电容两端的电压差为V3;在所述第一开关断开的同时,所述第三开关也断开,同时所述第二开关导通,使所述线电压补偿电路的输入电压Vcs_real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进而所述线电压补偿电路的输出电压Vcs_comp=Vcs_real+V3,所述电压Vcs_comp随着电源Vcs_real的变大而变大,叠加的电压为V3;在一t1时刻,所述线电压补偿电路的输出电压Vcs_comp的电压达到Vref,所述比较器在所述t1时刻发生反转,此时Vcs_real_t1+V3=Vref,经过一延迟时间Td,在t2时刻关断功率开关管,此时Vcs_real_t2=Vcs_real_t1+V3=Vref,由此实现线电压补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453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