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皮革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03441.2 | 申请日: | 2018-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7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 发明(设计)人: | 许慧英;张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24;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付久春 | 
| 地址: | 10008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斜管沉淀池 絮凝反应池 投加装置 深度处理系统 催化氧化塔 配水装置 皮革废水 调碱池 调酸池 缓冲池 脱气池 污染物排放标准 鼓风机 废水进水管 酸投加装置 毛皮加工 顺次连接 絮凝沉淀 直接排放 反应池 非均相 工业水 排放管 出水 制革 催化 | ||
1.一种皮革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号絮凝反应池、一号斜管沉淀池、缓冲池、调酸池、配水装置、催化氧化塔、脱气池、调碱池、二号絮凝反应池、二号斜管沉淀池、PAC投加装置、PAM投加装置、催化及药剂投加装置、酸投加装置、碱投加装置和鼓风机;其中,
所述一号絮凝反应池与一号斜管沉淀池、缓冲池、调酸池、配水装置、催化氧化塔、脱气池、调碱池、二号絮凝反应池和二号斜管沉淀池顺次连接;
所述一号絮凝反应池设置引入皮革废水生化出水的废水进水管;
所述二号斜管沉淀池设置废水达标排放的排放管;
所述PAC投加装置与所述一号絮凝反应池连接;
所述PAM投加装置分别与所述一号絮凝反应池和所述二号絮凝反应池连接;
所述FeSO4投加装置和H2O2投加装置均与所述催化氧化塔连接;
所述酸投加装置与所述调酸池连接;
所述碱投加装置与所述调碱池连接;
所述鼓风机分别与所述脱气池、调酸池和调碱池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革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絮凝反应池底部的排泥管和二号絮凝反应池底部的排泥管分别与原皮革废水的原始污泥处理装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革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药间和鼓风机房,所述PAC投加装置、PAM投加装置、催化及药剂投加装置、酸投加装置和碱投加装置均设在所述加药间内;
所述催化及药剂投加装置包括:FeSO4投加装置、H2O2投加装置和催化剂投加装置;
所述鼓风机设在所述鼓风机房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皮革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AC投加装置、PAM投加装置、催化及药剂投加装置、酸投加装置和碱投加装置均由药剂储罐,与该药剂储罐连接的加药管,和设置在所述加药管上的加药泵和计量泵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皮革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氧化反应塔包括:
反应器主体,其下部设置废水进水口,该反应器主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布水器、流化床,该反应器主体的上部设置出水口;
该反应器主体的上部设有回流口,该回流口经设有循环泵的回流管与所述布水器连接;
所述反应器主体内填充有固态催化剂,该反应器主体下部设置催化剂投加口。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皮革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絮凝反应池和二号絮凝反应池内均设有机械搅拌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皮革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装置,位于所述的催化氧化塔的顶端,对催化氧化塔进行水量分配。
8.一种皮革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皮革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生化池之后的二沉池出水为所处理的皮革废水生化出水,该皮革废水生化出水重力自流经进水管进入所述处理系统的一号絮凝反应池,与所述一号絮凝反应池内投加的PAC、PAM通过搅拌混合,经过三级絮凝反应形成大粒径絮体,进入一号斜管沉淀池内进行固液分离,降低SS;
所述一号斜管沉淀池的出水重力自流入缓冲池,在所述缓冲池进行水质与水量均化后,所述缓冲池出水自流进入调酸池,在所述调酸池内经鼓风机的空气搅拌,污水与酸快速混合,pH调节至5~6;
所述调酸池出水经泵送入配水装置,所述配水装置根据催化氧化塔的数量进行水量分配,分配后的出水通过重力流管路进入所述催化氧化塔;
污水以布水方式进入所述催化氧化反应塔,在催化氧化反应塔内与流化状态的催化剂进行催化氧化发生羟基反应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后,与回流水配水后出水;
所述催化氧化塔的出水通过重力自流进入脱气池;
污水在所述脱气池内通过空气搅拌脱除氧化反应过程产生的气体;
所述脱气池出水通过重力自流进入调碱池,在调碱池内通过空气搅拌,污水与碱快速混合,pH回调至中性;
所述调碱池出水通过重力自流进入二号絮凝反应池,污水与PAM通过搅拌混合,经过絮凝反应,形成大粒径絮体;
所述二号絮凝反应池的出水进入二号斜管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后,经排放管达标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344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金属矿山废水氟离子去除剂及处理方法
 - 下一篇:过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