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井下风门闭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98857.X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9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峰;张有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雪峰;张有权 |
主分类号: | E21F1/10 | 分类号: | E21F1/10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地址: | 037001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井下 风门 闭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风门闭锁装置,涉及煤矿井下通风设施技术领域。一种煤矿井下风门闭锁装置,包括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第一风门下方设置固定杆,固定杆位于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中部,固定杆两端设置支撑杆,固定杆下方设置支撑座,固定杆上套设空心管,空心管左侧设置第一导杆,第一导杆远离空心管一端设置第一滑动杆,第一滑动杆与第一导杆之间铰接,第一滑动杆上套设第一固定套,第一滑动杆顶端设置第一框架,第一框架外套设第二框架,第二框架内设置第一密封垫,地面下设置导杆调节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稳定可靠,装置的主体结构位于地下,不会占用巷道内部空间,有利于提高煤矿开采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煤矿井下通风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煤矿井下风门闭锁装置。
背景技术
风门是煤矿井下既能隔断风流,又能通行车辆行人的重要设备,其主要实现对井下的风流控制。而煤矿井下风门要求至少布置两道门,在一道风门关闭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另一道门的开启,即两道门不能同时开启,否则导致漏风或风流短路,影响矿井通风系统。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两道风门不能同时开启的目的,通常采用互动机械联锁设置,当一扇风门处于开启状态时,另一扇风门处于关闭状态,在联锁装置设计上,大都采用滑轮和锁紧器实现联锁,这种结构在实际使用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采用滑轮和锁紧器对两扇风门进行互动联锁,结构复杂,可靠性差,装置维修更换频繁。
2、采用滑轮和锁紧器对两扇风门进行互动联锁,其结构大多设置在风门上方,占用井下巷道空间,对煤矿的掘进开采和运输等造成阻碍和干扰。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风门闭锁装置,它不仅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稳定可靠,而且装置的主体结构位于地下,不会占用巷道内部空间,有利于提高煤矿开采效率。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煤矿井下风门闭锁装置,包括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所述第一风门下方设置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位于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中部,所述固定杆两端设置支撑杆,所述固定杆下方设置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支撑杆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上套设空心管,所述空心管左侧设置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远离空心管一端设置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与第一导杆之间铰接,所述第一滑动杆上套设第一固定套,所述第一滑动杆通过第一固定套与地面垂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杆顶端设置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一风门底部相适应,所述第一框架外套设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架顶部低于第一风门底部,所述第二框架内设置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一风门底部与第二框架之间通过第一密封垫密封连接,所述空心管右侧设置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远离空心管一端设置第二滑动杆,所述第二滑动杆与第二导杆之间铰接,所述第二滑动杆上套设第二固定套,所述第二滑动杆通过第二固定套与地面垂直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杆顶端设置第三框架,所述第三框架与第二风门底部相适应,所述第三框架外套设第四框架,所述第四框架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框架顶部低于第二风门底部,所述第四框架内设置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二风门底部与第四框架之间通过第二密封垫密封连接,当所述第一框架底部与第一风门底部相接触时,所述第三框架顶部低于第二风门底部,当所述第三框架底部与第二风门相接触时,所述第一框架顶部低于第一风门底部,当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均与地面保持平行时,所述第一框架顶部高于第一风门底部,所述第三框架顶部高于第二风门底部,所述地面下设置导杆调节装置。
所述导杆调节装置包括球头万向节,所述球头万向节为两个,两个所述球头万向节分别与第一导杆底部、第二导杆底部相连接,所述球头万向节底部设置插杆,所述插杆下方设置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插槽,所述插槽与插杆相适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雪峰;张有权,未经张雪峰;张有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88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