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淤泥堆场快速排水PVA排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97226.6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72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周云东;周源;高玉峰;张飞;张宁;吴勇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虞希光 |
地址: | 21009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淤泥 堆场 快速 排水 pva 排水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淤泥堆场快速排水PVA排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该排水系统由空心主管、双层吸水垫、固定销钉和真空泵接头组成。该排水系统用于高含水率淤泥堆场快速排水工程中,铺设在堆场内部,利用自身的毛细吸水作用,将淤泥中的水分快速排出,汇集在主管道中,经由真空泵抽出。该排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可以避免常规真空排水工程中遇到的排水体淤堵问题,能够使得排水过程进行下去,同时利用自身的毛细作用吸水排水,仅需间断启动真空泵,节约了大量的能源消耗,具有绿色节能的功效,PVA材料属于可降解材料,在排水施工结束后无需拆除,自动在土体中降解,对环境影响较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淤泥堆场快速排水PVA排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该快速排水系统用于高含水率疏浚淤泥堆场的排水固结工程中,尤其是在淤泥细颗粒含量较高的工况下,利用PVA材料优异的毛细吸水特性,利用自身的吸力将淤泥中的水分吸到排水体中,再通过外接真空泵将排水体中的水分抽出,本排水系统在施工完成后可以留在固结土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降解,对环境污染极小。同时该排水体主要利用毛细吸力吸收水分,外接真空泵无需一直启动,仅需要间歇性开启,节约了大量的电能,绿色环保。属于岩土加固工程、快速排水工程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含水率淤泥来源与内陆河湖航道疏浚工程中,通常堆弃与河道旁的农田中,占用大量的良田,同时由于疏浚淤泥自身含有大量细颗粒和水分,既无法直接耕种,又无法在自然条件下快速排出水分,因此采用人工干预的方法快速降低淤泥堆场中的水分,使得占用的耕地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使用。在人工快速排水工程中,真空负压抽出水分是一种常用的方式,但是常规预埋在堆场中的过滤排水体通常会在高负压下被细颗粒堵塞过滤通道,使得整个排水过程停滞,因此在淤泥堆场排水工程中,选取合适的排水体材料和形式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本发明采用PVA材料(聚乙烯醇海绵)来作为排水体的主要材料,利用其强烈的毛细作用来从接触淤泥中吸收水分,降低真空吸水作用的强度和不均匀性,使得淤泥中的水分被吸到PVA材料中,逐步汇集到PVA中空管中,再间歇性地启动真空泵,将主管道中富集的水分抽出。一方面解决了排水体的淤堵问题,另一方面节约了电能,同时PVA材料还是一种可以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淤泥堆场快速排水PVA排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的结构主体由空心主管,双层吸水垫,固定销钉和真空泵接头组成。在淤泥堆场中预先铺设在其中,利用PVA材料的毛细作用将淤泥中的水分排出,本发明采用的材料可以在自然中逐步降解,对环境影响很小,排水体的排水方法仅需要间歇性开启真空泵,节约了大量的额电能,绿色环保。本发明的能根本解决常规排水体在细颗粒含量较高的淤泥中的淤堵问题,使得排水过程能够继续下去,解决了瓶颈问题。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提出一种淤泥堆场快速排水PVA排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整体结构包含4个部分:1)空心主管,2)双层吸水垫,3)固定销钉,4)真空泵接头。
其中1)空心主管是由PVA材料整体成型的中空圆管,可以经纬搭接形成排水系统的纵横主通道,空心主管与双层吸水垫接触,将双层吸水垫中的水分吸入到空心主管中,空心主管两端连接真空泵接头,通过真空泵提供真空吸力,将空心主管中的水分排出;
其中2)双层吸水垫是由PVA材料制成的褥垫式吸水材料,上下两层包覆着空心主管,通过固定销钉与空心主管固定在一起,双层吸水垫与高含水率淤泥直接接触,通过毛细作用从淤泥中吸收水分;
其中3)固定销钉是硬质塑料制成的带倒钩销钉,沿着空心主管边缘布置,从上至下贯穿双层吸水垫,将双层吸水垫与空心主管固定在一起;
其中4)真空泵接头是双层金属桶状套管,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真空泵接头内径与空心主管内管径一致,真空泵接头套在空心主管端头,内筒有螺纹,可以连接外接真空泵的管道。
如前所述一种淤泥堆场快速排水PVA排水系统的使用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72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打夯装置及打夯方法
- 下一篇:一种灌注桩桩侧后注浆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