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艾草提取物纳米乳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97040.0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9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娟;公培龙;薛吉利;谢茵;李源;张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06 | 分类号: | A61K9/06;A61K36/282;A61K47/36;A61K47/46;A61K47/18;A61P17/00;A61P17/18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李富元 |
地址: | 03000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艾草 提取物 纳米 凝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艾草总黄酮提取物纳米乳凝胶剂制备方法,包括艾草提取物纳米乳和凝胶的制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艾草提取物纳米乳凝胶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而成:制备艾草提取物、制备艾草提取物纳米乳、制备艾草提取物纳米乳凝胶;
所述艾草提取物纳米乳凝胶制备方法为:按质量百分比将艾草总黄酮提取物3~10 %、油相5~20%、密罗木提取物2%~8%、乳化剂10~30%、助乳化剂5~25%、水相35~70%置于高压均质机中,在100~300MPa压力下循环3~10次,得到艾草总黄酮纳米乳;将纳米凝胶基质1~3份加入40~60份艾草提取物纳米乳中,密封后放置至基质完全溶胀,200~600r·min-1磁力搅拌下,依次加入丙二醇5~15份、胶原三肽0.5~1.0份、燕麦β-葡聚糖0.1~0.5份、尼泊金甲酯0.05~0.2份、继续搅拌1h~2.5h即得艾草总黄酮纳米乳凝胶。
2.一种艾草总黄酮提取物纳米乳凝胶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艾草提取物纳米乳凝胶制备方法是:按质量百分比将艾草总黄酮提取物3~10 %、密罗木提取物2%~8%、油相5~20%于乳匀机中制得第一液,乳化剂10~30%、助乳化剂5~25%、水相35~70%于组织捣碎机中制得第二液,将第一液加入第二液中并将其置于高压均质机中,在100~300MPa压力下3~10次循环,得到艾草总黄酮纳米乳;将纳米凝胶基质1~3份、胶原三肽0.5~1.0份、加入40~60份艾草提取物纳米乳中,密封后放置至基质完全溶胀,200~600r·min-1电动搅拌下,依次加入燕麦β-葡聚糖0.1~0.5份、尼泊金甲酯0.05~0.2份、丙二醇5~15份、继续搅拌1h~2.5h即得艾草总 黄酮纳米乳凝胶。
3.一种艾草总黄酮提取物纳米乳凝胶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艾草提取物纳米乳凝胶制备方法是:按质量百分比将艾草总黄酮提取物3~10 %、密罗木提取物2%~8%混合制得第一液,将油相5~20%、乳化剂10~30% 、助乳化剂5~25%、水相35~70%混合制得第二液,将第一液加入第二液中并将其置于高压均质机中,在100~300MPa压力下3~10次循环,得到艾草总黄酮纳米乳;将纳米凝胶基质1~3份、胶原三肽0.5~1.0份、燕麦β-葡聚糖0.1~0.5份、尼泊金甲酯0.05~0.2份加入40~60份艾草提取物纳米乳中,密封后放置至基质完全溶胀,200~600r·min-1电动搅拌下,加入丙二醇5~15份继续搅拌1h~2.5h即得艾草总黄酮纳米乳凝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草总黄酮提取物纳米乳凝胶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艾草总黄酮提取物提取方法为亚临界流体萃取、超声提取技术、生物复合酶-超声提取技术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草总黄酮提取物纳米乳凝胶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选取聚氧乙烯醚、蓖麻油、橄榄油、棕榈酸异丙酯、大豆磷脂、沙棘籽油、牡丹籽油、紫苏籽油、翅果油、文冠果油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草总黄酮提取物纳米乳凝胶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相为注射用水,去离子水、蒸馏水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草总黄酮提取物纳米乳凝胶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烷基糖苷、卵磷脂、泊洛沙姆188、聚山梨酯80、月桂醇硫酸钠,助乳化剂为丙三醇、聚乙二醇、卡必醇、乙醇其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草总黄酮提取物纳米乳凝胶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乳凝胶基质组成是由银耳多糖、沙蒿胶、果胶、卡拉胶、聚葡萄糖、抗性糊精中的任意两种或几种复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医科大学,未经山西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704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