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挡风玻璃清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97030.7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8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彭洪德;曹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安布伦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04 | 分类号: | B60S1/04;C11D10/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舒梦来 |
地址: | 401326 重庆市九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挡风玻璃 清理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挡风玻璃、窗或光学装置清洗的设备或专门方法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挡风玻璃清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准备上导轨和下导轨以及雨刷,准备以下配料,氢氧化钠、二羧基咪唑啉二钠、二缩乙二醇单乙醚和去离子水;步骤2:将氢氧化钠置于去离子水中加热至45~55℃使氢氧化钠溶解,而后在搅拌下添加其余配料;步骤3:将上导轨安装在汽车车顶与挡风玻璃上边缘连接处,将下导轨安装在汽车车顶与挡风玻璃下边缘连接处,雨刷滑动连接于上、下导轨之间;步骤4:向挡风玻璃上喷洒清洗剂;步骤5:启动雨刷,使雨刷在上导轨和下导轨之间做往复运动。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通过雨刷对挡风玻璃进行清理时存在无法清理到的角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挡风玻璃、窗或光学装置清洗的设备或专门方法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挡风玻璃清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了家家户户必备的代步工具,而汽车由于常年在各种气候各种环境中运作,因此汽车表面也极易受到污染,尤其是汽车挡风玻璃,当汽车挡风玻璃附着有污垢时,会阻挡驾驶员的视线,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目前对于汽车挡风玻璃的清理通常是采用雨刷进行刮刷的方法,而雨刷在进行刮刷时运动轨迹为绕着一点转动,这便决定了雨刷所刷过的区域为以雨刷铰接点为圆心雨刷长度为半径的半圆形,而汽车挡风玻璃通常近似于矩形,所以存在无法清理到的角落,从而导致污垢在无法清理到的角落不断堆积,最终影响驾驶员视线,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挡风玻璃清理方法,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通过雨刷对挡风玻璃进行清理时存在无法清理到的角落的问题。
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一种挡风玻璃清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准备相互平行的上导轨和下导轨以及做往复运动的雨刷,准备以下清洗剂配料,氢氧化钠18~22份、二羧基咪唑啉二钠0.5~2份、二缩乙二醇单乙醚0.5~2份和去离子水74~81份;
步骤2:将氢氧化钠置于去离子水中加热至45~55℃使氢氧化钠溶解,而后在搅拌下添加其余配料;
步骤3:将上导轨安装在汽车车顶与挡风玻璃上边缘连接处,将下导轨安装在汽车车顶与挡风玻璃下边缘连接处,雨刷滑动连接于上、下导轨之间;
步骤4:向挡风玻璃上喷洒清洗剂;
步骤5:启动雨刷,使雨刷在上导轨和下导轨之间做往复运动。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步骤1中添加有氢氧化钠,通过氢氧化钠的碱性使得挡风玻璃上的油脂等杂质与氢氧化钠发生皂化反应,进而被去除,本发明的清洗剂中还添加有二缩乙二醇单乙醚,二缩乙二醇单乙醚作为一种有机溶剂,能够溶解附着于玻璃上的杂质,二羧基咪唑啉二钠作为两性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和分散性。
2.本发明步骤3~5中由于导轨相互平行,因此雨刷在上、下导轨之间做往复运动时,所刷过的区域则呈矩形,相比与现有技术中雨刷所刷过的面积呈半圆形,矩形更加贴近汽车挡风玻璃的形状,因此得以对汽车挡风玻璃进行全面清理。
进一步,所述氢氧化钠为20份。通过添加氢氧化钠使得玻璃上的附着物与氢氧化钠发生皂化反应而被去除。
进一步,所述二羧基咪唑啉二钠为1份。二羧基咪唑啉二钠作为两性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和分散性。
进一步,所述二缩乙二醇单乙醚为1份。用作硝酸纤维素、树脂、喷漆、染料等的溶剂。
进一步,所述雨刷做往复运动时5S为一个周期。保证雨刷运动速度适中,避免速度过快影响驾驶员视线,也避免刮花挡风玻璃。
进一步,氢氧化钠加热溶解温度为50℃。保证氢氧化钠溶解速度以及提高氢氧化钠溶解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安布伦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安布伦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70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