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水刀应用的CAD数据生成3D模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96800.6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79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贺明;刘松松;姚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三维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T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软件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应用 cad 数据 生成 模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刀应用的CAD数据生成3D模型方法,该基于水刀应用的CAD数据生成3D模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CAD统一水刀数据格式,S2:导出面域集,S3:铺砖软件导入3VJSD文件,S4:前端用户需要使用用水刀模型,本发明生成水刀模型门槛低,容易上手,快捷灵活,方便移植,水刀效果好,方便替换纹理材质和调整尺寸大小,能应用于多种设计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刀模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水刀应用的CAD数据生成3D模型方法。
背景技术
水刀应用范围广,市场需求大,在铺砖定制软件的设计方案中,超过80%都有复杂的水刀造型。普通铺砖设计师使用CAD或3Dmax等软件生成水刀模型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学习这些软件成本高时间长难度大,且水刀结构复杂,数据量大。对于这些软件生成的模型,也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因此,为响应设计师使用水刀的需求,提出基于CAD数据自动生成水刀3d模型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水刀应用的CAD数据生成3D模型方法,该基于水刀应用的CAD数据生成3D模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CAD统一水刀数据格式,转化曲线为多线段,得到面域集,需要将水刀cad文件统一成多线段表示,为了便于描述3d数据,我们将多线段要转换成面域,水刀不能重叠,CAD中的面域需要进行布尔运算处理,得到不重叠但连续布满平面空间的面域集;
S2:导出面域集,存储为特定格式的文件,将面域集导出为obj格式的数据文件,存储拼花的顶点、法线等数据信息,同时将CAD源文件另外存储一份,将这些数据通过特定算法加密成3VJSD文件,便于3d设计程序读取;
S3:铺砖软件导入3VJSD文件,首先根据解密算法还原出3D模型数据和CAD文件,将3d数据以网格的形式呈现给用户,方便设置默认贴图材质,CAD文件是为了用户加工拼花,可以直接下载CAD传输到工厂,即可完成生产,因此将3VJSD转换为svj模型和CAD文件,上传至后台服务器;
S4:前端用户需要使用用水刀模型,只需要将存储在服务器上的SVJ文件解析成网格数据,再依据纹理材质数据去加载的纹理数据,即可将默认材质呈现出来,再次通过调整模型长宽和替换纹理材质,可实现各种瓷砖铺贴效果,完成水刀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生成水刀模型门槛低,容易上手,快捷灵活,方便移植,水刀效果好,方便替换纹理材质和调整尺寸大小,能应用于多种设计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方案首先在cad中统一水刀数据模型,将所有曲线转为多线段,通过布尔运算得到在平面上不重叠的面域集,导出这种预处理的数据集。然后在铺砖软件中个导入面域集,方便用户给水刀设置默认材质和贴图,填充后按照SVJ格式存储到文件服务器;最后,在铺砖软件中生成水刀模型,快速替换材质和改变尺寸大小。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水刀应用的CAD数据生成3D模型方法,该基于水刀应用的CAD数据生成3D模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CAD统一水刀数据格式,转化曲线为多线段,得到面域集,需要将水刀cad文件统一成多线段表示,为了便于描述3d数据,我们将多线段要转换成面域,水刀不能重叠,CAD中的面域需要进行布尔运算处理,得到不重叠但连续布满平面空间的面域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三维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三维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68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