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温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94643.5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9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维洛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33/02;C08L23/08;C08K7/14;C08K5/134;C08K5/07;C08K13/04;C08J5/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21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酯薄膜 聚丙烯酸钠 耐温 分子结构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聚丙烯酸酯 保湿作用 玻璃纤维 光稳定剂 聚酯基材 抗静电剂 抗氧化剂 耐高温性 分散剂 增韧剂 吸湿 制备 生产成本 网络 | ||
1.一种耐温聚酯薄膜,含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玻璃纤维、抗氧化剂、增韧剂、抗静电剂、光稳定剂以及分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温聚酯薄膜还含有聚丙烯酸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温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温聚酯薄膜组成和含量(重量百分比)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占62-80%、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占0-27%、聚丙烯酸钠占3-20%、玻璃纤维占0-3.5%、抗氧化剂占0.5-2%、增韧剂占0.5-1.6%、抗静电剂占0-1%、光稳定剂占0.25-2%、分散剂占0.2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温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酸钠的含量(重量百分比)为4-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温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酸钠具有网状分子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耐温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抗氧化剂1010、抗氧化剂1076、抗氧化剂168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耐温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剂为三羟乙基甲基季铵甲基硫酸盐或十八烷基二甲基季铵硝酸盐的一种;所述光稳定剂为苯并三唑、二苯甲酮或水杨酸酯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耐温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MF分散剂;所述增韧剂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温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称量聚酯树脂母粒、玻璃纤维、抗氧化剂、增韧剂、抗静电剂、光稳定剂、分散剂以及聚丙烯酸钠,置于容器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原料;
(2)将混合原料加热干燥;
(3)干燥后通过熔融挤出设备挤出;
(4)冷却,冷却速度控制在55-95℃/min;
(5)冷却后经过纵向拉伸,横向拉伸以及定型得到聚酯薄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耐温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温聚酯薄膜纵向拉伸温度控制在70-90℃,横向拉伸温度控制在115-13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耐温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原料混合时间为2-6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维洛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维洛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464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