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计算机硬盘故障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93220.1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5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孙睿;李冰;李铮;王盛;姚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1/20 | 分类号: | G06F11/20;G06F11/30;G06F11/32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0 | 代理人: | 边鹏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盘 预备 主硬盘 计算机硬盘 故障计算机 存储系统 发生故障 工作性能 计算数据 人力资源 容量差异 运行状态 计算机 监测 主机 迁移 筛选 维护 分组 检测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硬盘故障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所述主机包括多个硬盘,其中所述计算机硬盘故障的处理方法包括:选取所述多个硬盘中的一个作为主硬盘,其它作为预备硬盘;检测所述主硬盘的容量大小和每个所述预备硬盘的容量大小;根据所述主硬盘与每个所述预备硬盘的容量差异,对每个所述预备硬盘进行分组;监测所述主硬盘的运行状态;当监测到所述主硬盘发生故障时,按组筛选与所述主硬盘容量大小相对应的目标预备硬盘;当查找到所述目标预备硬盘,将故障计算机上的计算数据迁移到所述目标预备硬盘。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计算机提供了预备硬盘,降低了计算机的维护时间及人力资源的成本,维护了存储系统的工作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计算机硬盘故障的处理方法及一种计算机硬盘故障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使用逐渐普遍,计算机主机上的硬盘是电子设备中主要的存储设备,作为电子设备用户的资料和信息的载体,硬盘上往往保存有大量的重要资料,硬盘的容量变的越来越大,使得在计算机的日常使用和维护过程中,需要对硬盘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故障硬盘并更换,避免造成影响。但是现有技术中,在检测到硬盘故障时,便进行警报,随即需要人为对故障硬盘进行拔插与检修操作,才能继续工作,较为费时费力,造成维护时间较长及人力资源成本较高,容易影响到存储系统的工作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机硬盘故障的处理方案,能够在检测到硬盘故障时,及时转移故障硬盘内的文件资料到安全的预备硬盘内,以便保持用户的正常工作,省时省力,降低了计算机的维护时间及人力资源的成本,维护了存储系统的工作性能。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机硬盘故障的处理方法,所述主机包括多个硬盘,所述计算机硬盘故障的处理方法包括:选取所述多个硬盘中的一个作为主硬盘,其它作为预备硬盘;检测所述主硬盘的容量大小和每个所述预备硬盘的容量大小;根据所述主硬盘与每个所述预备硬盘的容量差异,对每个所述预备硬盘进行分组;监测所述主硬盘的运行状态;当监测到所述主硬盘发生故障时,按组筛选与所述主硬盘容量大小相对应的目标预备硬盘;当查找到所述目标预备硬盘,将故障计算机上的计算数据迁移到所述目标预备硬盘。
在该技术方案中,主机包括有多个硬盘,通过从主机的所有硬盘中选取一个作为主硬盘,其它的硬盘作为预备硬盘,扩大了计算机的存储空间;通过检测主硬盘的容量大小和每个预备硬盘的容量大小获取主机内各个硬盘的实际存储空间;通过根据主硬盘与每个预备硬盘的容量差异,能够按照相同、接近和不同于主硬盘的容量,将预备硬盘分为不同的组合,便于快速浏览查询;通过监测主硬盘的运行状态,能够实现对硬盘的实时监控,以便及时发现硬盘故障;通过在检测到主硬盘遇到硬件故障时对预备硬盘按照分组进行查找,使得在主硬盘故障状态中,能够快速准确的找到备用硬盘;通过在查找到与主硬盘容量大小相对应的目标预备硬盘,将故障计算机内的数据迁移到目标预备硬盘内,使得其它预备硬盘的运行不会受到影响,维护了计算机存储系统的正常工作,有效降低了硬盘故障造成的影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当监测到所述主硬盘发生故障时,按组筛选与所述主硬盘容量大小相对应的目标预备硬盘的具体步骤包括:当监测到所述主硬盘发生硬件故障时,检测当前所述主硬盘的数据占比;根据检测到的所述数据占比,选择与所述数据占比相一致的第一分组;检测所述第一分组内的预备硬盘的运行状态;当检测到所述第一分组内的预备硬盘的运行状态为空闲状态时,将处于空闲状态的预备硬盘作为所述目标预备硬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河南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32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件崩溃后的数据恢复系统及其恢复方法
- 下一篇:电子装置测试系统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