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设备接入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92149.5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1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孙诗元;刘永钦;李伟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H04W74/00;H04W74/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智兴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5 | 代理人: | 韩龙;郭群 |
地址: | 51066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设备 接入 方法 装置 终端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设备接入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当前无线帧中接入时隙的数量,根据所述无线帧中接入时隙的数量在所述无线帧内分配接入时隙,每一接入时隙对应一个待入网无线设备;根据接入时隙分配结果生成各待入网无线设备的接入特征指示信息;将所述各待入网无线设备的接入特征指示信息发送给无线系统内的所有无线设备,以供每一待入网无线设备根据对应的接入特征指示信息在分配的接入时隙进行无线网络的接入。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未入网无线设备的免竞争接入,提高了无线设备入网效率和时隙复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设备接入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WLAN)具有布设便捷、成本低廉及高灵活性,是当下热门无线连接技术,WLAN最基本的网络结构为一个接入点(AccessPoint,接入点)带上若干个无线设备(Station,STA),接入点为无线设备提供基本接入服务。目前,WLAN中无线设备接入两种主流的技术为:基于带有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A)机制实现竞争接入和基于时分多址(TDMA)机制实现竞争接入。
基于CSMA/CA竞争接入思想是:在待入网无线设备试图向接入点发送消息前,需要事先监测无线信道是否空闲;如果确认信道空闲,待入网无线设备则在确定的退避窗口范围内随机产生一个退避时间;由于各个待入网无线设备的退避时间是随机且相互独立的,其退避时间很大可能是不一样的;待入网无线设备不断侦听信道,若信道空闲,经过一个退避时间单位后,递减退避时间值,若信道忙,暂停递减退避时间,直到下一次确认信道空闲后,接着递减处理;在待入网无线设备自身的退避时间减少到0了以后,向接入点发送消息;如果待入网无线设备发送消息后能收到对应的确认信息,则说明这次仅有该无线设备竞争到了接入资源,且发送成功,否则,就说明多个待入网无线设备接入时发生了冲突,这种情况下只能再次进行竞争。
基于TDMA竞争接入思想是:接入点事先为待入网无线设备预留一定的时隙资源,通过广播将预留时隙信息告知待入网无线设备,待入网无线设备通过随机退避竞争机制获得时隙资源实现接入,对于没能获得时隙资源的待入网无线设备只能下一个周期再次进行竞争。
目前,基于CSMA/CA竞争接入思想的现有技术中,当大量待入网无线设备同时发起接入时,会引发大量竞争冲突,降低了整体入网效率;基于TDMA的现有技术中,通过为无线设备预留固定接入时隙,不能灵活适应无线设备变化,同时,接入时隙资源与无线设备规模成正比,无线设备规模的大小会影响整体网络性能。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无线设备接入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以实现无线设备的免竞争接入。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设备接入方法,包括:
确定当前无线帧中接入时隙的数量,根据所述无线帧中接入时隙的数量在所述无线帧内分配接入时隙,每一接入时隙对应一个待入网无线设备;
根据接入时隙分配结果生成各待入网无线设备的接入特征指示信息;
将所述各待入网无线设备的接入特征指示信息发送给无线系统内的所有无线设备,以供每一待入网无线设备根据对应的接入特征指示信息在分配的接入时隙进行无线网络的接入。
其中,所述确定当前无线帧中接入时隙的数量包括:
根据无线系统内无线设备已入网无线设备和未入网无线设备的比例,确定所有接入时隙在所述无线帧内所占的比重;
根据所述所有接入时隙在所述无线帧内所占的比重确定当前无线帧中接入时隙的数量。
其中,在将所述各待入网无线设备的接入特征指示信息发送给无线系统内的所有无线设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21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