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带式湿法流延凝固薄膜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90705.5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7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冯娇;边莎;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久远高新技术装备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1/28 | 分类号: | B29C41/28;B29C41/44;B29C41/34;B29C55/14;B29L7/0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刘兴亮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湿法 凝固 薄膜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带式湿法流延凝固薄膜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高分子树脂溶解于溶剂A中形成高分子溶液,经衣架式或T型流延模头挤出的树脂溶液涂布到移动的支撑带上形成平整液体膜,支撑带带着液体膜移动进入到溶剂B中进行凝固,形成初生凝胶薄膜后剥离,再由导向辊导向至多级洗涤装置进行洗涤,洗涤干净后进入双向拉伸装置拉伸,然后再进入烘干装置烘干、切边、计量,最后卷绕为成品薄膜。本发明能够显著增加高分子树脂的流延时间、凝固距离及凝固程度,提高湿法流延凝固成型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带式湿法流延凝固薄膜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树脂薄膜成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湿法流延成型是将高分子树脂材料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经过刮刀或者挤出模头的模口流出并以一定的速度涂布在连续回转的基材(一般为无接缝不锈钢带)上,通过加热以脱除溶剂并进而使树脂固化,从基材上剥离下来就得到高性能流延薄膜。湿法流延技术制备得到的薄膜具有厚度小(最薄可达3μm)、厚薄均匀、内应力小、杂质含量低、透明度更高等优点,该技术非常适合用于光学性能要求高的薄膜的制造,以及无法采用热熔挤出或吹塑方法成型的热固性树脂薄膜生产。湿法流延成型目前主要用来生产三醋酸纤维素薄膜、聚乙烯醇缩丁醛薄膜和聚酰亚胺薄膜(中国发明专利一种聚酰亚胺薄膜,201410129169.7;中国发明专利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工艺,201410129600.8)三大类薄膜。对高性能热固性树脂如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树脂(PBO)、聚苯并咪唑等,既存在熔融温度过高甚至无熔融温度的问题,无法采用热熔挤出或吹塑方法成型,还不溶解于一般的有机溶剂,无法采用传统的湿法流延成型进行薄膜制备,极大的限制了这类材料的应用。
本发明为改进的湿法流延成型方法,采用支撑带流延并凝固成型,通过较长的环式支撑带可以显著增加高分子树脂的流延时间、凝固距离及凝固程度,提高湿法流延凝固成型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采用能够溶解高分子树脂(主要指难溶于有机溶剂类)的无机溶剂,并溶解成高粘度树脂溶液,经支撑带流延成型后浸入无机溶剂的良溶剂、高分子树脂的不良溶剂中,并凝固成型得到初生凝胶薄膜,再经多次洗涤,双向拉伸并烘干后即可得到薄膜产品。通过这种改进工艺,可以对无法采用熔融挤出、常规流延成型的高分子树脂进行薄膜成型,拓展这类高分子功能材料的功能形态和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无法熔融、难以溶解于有机溶剂的特种高分子树脂的高效高质量薄膜成型方法,该方法能够非常显著的提高湿法流延迟凝固薄膜生产效率,提高薄膜产品质量。本发明也可适用于其他任何能够溶解于一种有机溶剂或无机溶剂的高分子树脂的薄膜制备。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效带式湿法流延凝固薄膜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高分子树脂溶解于溶剂A中形成高分子溶液,经衣架式或T型流延模头挤出的树脂溶液涂布到移动的支撑带上形成平整液体膜,支撑带带着液体膜移动进入到溶剂B进行凝固,形成初生凝胶薄膜后剥离,再由导向辊导向至多级洗涤装置进行洗涤,洗涤干净后进入双向拉伸装置拉伸,然后再进入烘干装置烘干、切边、计量,最后卷绕为成品薄膜。
所述的支撑带一部分暴露在空气中,一部分沉入到凝固液以下;
所述的支撑带材质需相对于高分子树脂溶液及凝固液为惰性;
优选地,支撑带材质为哈氏合金带、钽带、铂金带、表面镀铂金、四氟等特殊防腐处理的不锈钢带;
所述的支撑带周长范围为5~50m,厚度0.01~2mm大于优选范围,宽度为0.3~3m;
优选地,支撑带周长范围为10~20m,厚度0.02~0.5mm,宽度为0.5~1.5m;
所述的支撑带表面为镜面光洁;
所述的支撑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久远高新技术装备公司,未经中国久远高新技术装备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07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