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污染场地的多层次原位注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88791.6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0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蓉;张亚娇;宋晓光;冯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黄明凯;徐小蓉 |
地址: | 20009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污染 场地 多层次 原位 药方 | ||
1.一种用于污染场地的多层次原位注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一均布有若干出药孔的注药钢管压入至土体中的第一级深度;于所述注药钢管上端口设置一封管盖以使所述注药钢管构成密闭腔体,将修复药剂泵送入密闭的所述注药钢管中并经各所述出药孔喷射入管外的土体中进行第一级深度范围内的修复;(2)拆卸所述封管盖,利用连接管组接长所述注药钢管并压入至土体中的第二级深度,将拆卸下的所述封管盖密闭安装至所述连接管组的上端口,将修复药剂泵送入所述注药钢管中以进行第二级深度范围内的注药修复;(3)按步骤(2)进行往复操作,通过接长所述注药钢管,依次完成各级深度范围内的注药修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染场地的多层次原位注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钢管的前端部连接有圆锥探头,所述圆锥探头的上部直径大于所述注药钢管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染场地的多层次原位注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管盖与所述注药钢管上端口以及所述连接管组上端口构成螺纹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染场地的多层次原位注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管盖上设置有注药孔和排气孔,所述注药孔经输药软管同增压泵以及药剂搅拌桶相连通,所述增压泵上设置有压力控制器以及流量控制计量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染场地的多层次原位注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组包括至少一节连接钢管,相邻的所述连接钢管之间采用可拆卸式的螺纹连接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染场地的多层次原位注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钢管的管壁上均布有若干所述出药孔,在位于各所述出药孔上缘部的管壁上设置有防堵保护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染场地的多层次原位注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工前,勘察获取待修复污染场地的地层分布数据,根据所述注药钢管压入深度所处的地层,调节所述注药钢管的注药流量和注药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染场地的多层次原位注药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注药钢管的压入深度处于砂性土层中时,控制注药压力为0.2-0.3Mpa之间,控制注药流量为10-30L/min;当所述注药钢管的压入深度处于黏性土层中时,控制注药压力为0.2-0.5Mpa之间,控制注药流量为7-15L/min。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染场地的多层次原位注药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注药钢管的压入深度处于砂性土层中时,控制注药压力为0.25Mpa之间,控制注药流量为20L/min;当所述注药钢管的压入深度处于黏性土层中时,控制注药压力为0.35Mpa之间,控制注药流量为11.5L/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879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