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串口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87885.1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9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霍晓芳;白彩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云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9/06 | 分类号: | H04L6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陈超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口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 ||
一种串口数据的传输方法及其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串口数据发送单元发送数据包数据;在每个数据包发送完成之后,再发送一定长度的空闲位;串口数据接收单元接收数据包数据和空闲位,并对接收到的空闲位进行计数;判断数据包数据是否接收完成:当空闲位的个数大于一预定的阈值时,则判断数据包数据已经发送完毕,该串口数据接收单元向CPU发起中断申请;否则继续接收数据包数据。本发明通过数据包发送结束之后增加额外的空闲位,使得串口数据接收单元可以检测空闲位的个数来确定是否接收到完整的数据包,如果是串口数据接收单元才会向CPU发送中断申请。这样减少了接收CPU对串口接收过程的干预,减少了CPU资源的占用,提高了接收单元的资源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串口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通用异步串口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是一种常用的串行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UART可以采用专用的硬件握手信号进行收发设备之间数据通信的握手,但是硬件握手方式会增加一些专用的通信信号,这样就增加了收发设备之间的连线的数量,其成本会比不采用硬件握手方式的成本要高一些。因此在很多串口通信设备中,为了降低成本、降低系统复杂性,往往不再采用硬件握手。
串口设备为了能够正确进行数据通信,通信的双方(或者多方)一般需要定义通信协议,即为通信的数据规定了一定的格式,数据按照这个格式组成数据包,数据包在收发设备之间进行传递和理解。数据包通常包含有长度、类型、数据、校验值等。在包含长度信息的数据包中,接收方一般需要接收到完整的数据包以后才能够进行数据处理,因此接收方每接收到一个字节以后,都需要比较数据包的实际长度是否达到了数据包的要求,以判断是否收到了完整的数据包。
当数据通信的速度不高时,接收方用CPU去进行判断,所耗费的CPU资源并不太多,因此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数据通信的速度比较高,比如达到1Mbps甚至更高时,CPU耗费在串口数据接收上的时间就大大增加,从而占用了用于其它计算任务的宝贵资源。需要设计出一种可以提高串口通信效率的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串口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装置,通过数据包发送结束之后增加额外的空闲位,使得串口接收单元可以检测空闲位的个数来确定是否接收到了完整的数据包,如果是则串口接收单元才会向CPU发送中断申请。这样就大大减小了CPU对数据接收的干预,从而节约了CPU的处理资源。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串口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串口数据发送单元发送数据包数据;
在每个数据包发送完成之后,所述串口数据发送单元发送一定长度的空闲位;
串口数据接收单元接收数据包数据;
所述串口数据接收单元接收数据包数据后的空闲位,并对接收到的空闲位进行计数;
判断数据包数据是否接收完成:当空闲位的个数大于一预定的阈值时,则判断空闲位前发送的数据包数据已经发送完毕,该串口数据接收单元向串口数据接收单元方的CPU发起中断申请;否则继续接收数据包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串口数据发送单元发送的空闲位的个数大于所述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串口数据接收单元的所述阈值由如下公式确定:
阈值=串口发送单元发送空闲位的个数*0.95-安全余量个数;所述安全余量个数大于等于1。
进一步地,串口数据发送单元的发送数据FIFO所存储的内容包括:数据包数据和空闲位的个数;当串口数据发送单元判断发送的数据为数据包数据时,则按照正常的方式发送该数据包,否则发送该个数的空闲位;在空闲位发送完成之前,串口数据发送单元不再响应其他的数据发送命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云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云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78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