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绕组的成型装置及绕组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87576.4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4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古蕊;邵彩云;姚振宇;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85 | 分类号: | H02K15/08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毕翔宇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装置 成型件 绕组组件 倾斜面 成型外观 绕组端部 绕组加工 直径增大 外周壁 内壁 外壁 绝缘 | ||
本发明涉及绕组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绕组的成型装置及绕组组件。该用于绕组的成型装置包括:截面呈圆形的成型件;成型件的外周壁上,沿成型件的径向,设置有倾斜面。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绕组的成型装置,利用成型件外壁上的倾斜面使得绕组端部内壁直径增大,与现有技术中利用手动敲砸的方法相比,本发明不容易造成绝缘损坏,并且成型外观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绕组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绕组的成型装置及绕组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机的设计渐趋于体积小型化、布置紧凑化设计,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但是对于定子而言紧凑化设计导致绕组端部过于拥挤,两端绕组极易高于铁心,此类问题在双速(双层绕组)电机中尤为突出。对于传统的手工嵌线作业一般采用砸敲整形的方法来处理高出铁心内圆面的绕组,该方法容易造成绝缘损坏而返工,并且其成型外观差。
综上,为了防止绕组高于铁心,绕组端面的内壁需要进行处理,而目前采用砸敲整形的方法容易造成绝缘损坏,并且成型外观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绕组的成型装置及绕组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采用砸敲整形的方法容易造成绝缘损坏,并且成型外观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绕组的成型装置,该用于绕组的成型装置包括:截面呈圆形的成型件;所述成型件的外周壁上,沿所述成型件的径向,设置有倾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成型件包括截面呈圆形的固定件和呈圆环形的成型板;
所述成型板套设在所述固定件外;所述成型板的外壁为所述倾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成型板包括多个弧形板;
多个所述弧形板沿所述固定件的周向依次间隔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固定件的外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为圆筒形。
进一步地,该用于绕组的成型装置还包括转动杆和移动件;所述转动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移动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移动件与所述成型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该用于绕组的成型装置还包括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成型件内部;所述移动件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成型件为两个;两个所述成型件相对设置;所述转动杆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和所述第二外螺纹旋向相反;
所述移动件包括分别与两个所述成型件固定的第一子件和第二子件;所述第一子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相配合的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二子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相配合的第二内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为螺杆;所述移动件为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把手。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绕组组件,该绕组组件包括:绕组以及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绕组的成型装置;所述成型件设置在所述绕组的内部。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绕组的成型装置,该成型装置包括截面呈圆形的成型件,成型件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倾斜面。使用者将成型件放置在绕组的内部,并且倾斜面较低的一端位于绕组靠内侧的位置,成型件的外壁与绕组的内壁紧贴,成型件外壁的倾斜面对绕组的内壁施加压力,从而将绕组的内壁也形成倾斜面,绕组的端部的内圈直径较大。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绕组的成型装置,利用成型件外壁上的倾斜面使得绕组端部内壁直径增大,与现有技术中利用手动敲砸的方法相比,本发明不容易造成绝缘损坏,并且成型外观较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未经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75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铁心设计方法
- 下一篇:电机前后盖装配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