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产养殖用新型微孔曝气增氧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84932.7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4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曾清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清民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0021 宁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板 微孔曝气 增氧设备 曝气 向左运动 电动机 活动轮 旋转轮 水产养殖 压力表 滤清消声器 曲轴 圆心 固定焊接 螺栓加固 输气管路 向左移动 异径三通 出气 不均匀 储气筒 曝气盘 网纹管 橡胶布 上端 变径 触碰 缓冲 索节 增氧 嵌入 鱼苗 主机 堆积 死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用新型微孔曝气增氧设备,其结构包括曝气检测机构、橡胶布管、主输气管路、网纹管、曝气盘、异径三通、变径索节、缓冲储气筒、压力表、主机、滤清消声器、电动机、机架,所述的曝气检测机构固定焊接于机架左侧,且通过螺栓加固连接,所述的电动机固定设于机架上端,且固定嵌入于曝气检测机构右侧,本发明实现了活动轮在曲轴推动向左运动触碰到第一转板与第二转板时,第一转板与第二转板以第一旋转轮与第二旋转轮为圆心向左移动,使活动轮继续向左运动触碰,使设备提高了微孔曝气增氧设备的增氧效率,同时也避免了由于出气不均匀,易造成局部鱼苗堆积缺气死亡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水产养殖用新型微孔曝气增氧设备,属于水产养殖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池塘微孔曝气增氧技术是近几年水产养殖新兴起的一种新型水体立体曝气增氧技术,能够高效均匀混合空气与水体,增强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实现全池高效立体增氧。目前,室外大型土池塘微孔曝气增氧设备中的曝气盘大多都是由多个直径为1m~1.5m左右的圆盘组成,由于每个曝气管较短,一般利用一个三通与气泵管直接相连,并固定在金属圆盘上即可。
但是现有的微孔曝气增氧设备靠近气泵管三通周围的微孔管出气量很大,而远离的出气量较小,总体增氧效果较差,由于不同部位出气量不均匀,出气量小的地方易造成鱼苗堆积缺氧死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产养殖用新型微孔曝气增氧设备,以解决现有的微孔曝气增氧设备靠近气泵管三通周围的微孔管出气量很大,而远离的出气量较小,总体增氧效果较差,由于不同部位出气量不均匀,出气量小的地方易造成鱼苗堆积缺氧死亡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产养殖用新型微孔曝气增氧设备,其结构包括曝气检测机构、橡胶布管、主输气管路、网纹管、曝气盘、异径三通、变径索节、缓冲储气筒、压力表、主机、滤清消声器、电动机、机架,所述的曝气检测机构固定焊接于机架左侧,且通过螺栓加固连接,所述的电动机固定设于机架上端,且固定嵌入于曝气检测机构右侧,所述的主机固定设于机架上端,且固定嵌入于曝气检测机构右侧,所述的滤清消声器固定焊接于主机前端,且两者之间紧密连接,所述的缓冲储气筒固定焊接于主机后端,且两者内部之间相贯通,所述的压力表固定设于缓冲储气筒上端,且两者之间相嵌合,所述的橡胶布管固定设于缓冲储气筒后端,所述的变径索节固定嵌入于橡胶布管后端,且两者内部之间相贯通,所述的主输气管路固定焊接于变径索节后端,且两者内部之间相贯通,所述的异径三通固定套合于主输气管路外表面,所述的网纹管与异径三通电连接,所述的网纹管另一端与曝气盘电连接,所述的曝气检测机构由封口机构、滑轮连接机构、翻转触碰机构、活动框架、驱动结构、齿轮连接机构、传动机构、固定横梁、连接滑轨组成,所述的封口机构固定设于活动框架与缓冲储气筒之间,所述的驱动结构固定设于活动框架上端,所述的翻转触碰机构固定设于驱动结构下方,且与滑轮连接机构活动连接,所述的滑轮连接机构固定设于活动框架内部左下方,且与传动机构活动连接,所述的固定横梁固定焊接于活动框架内部右下角,且通过螺栓加固连接,所述的固定横梁内固定设有活动装设连接滑轨的凹槽,且为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的齿轮连接机构固定设于连接滑轨上方,且相配合活动连接,所述的齿轮连接机构与驱动结构相配合连接,所述的传动机构固定设于齿轮连接机构左侧,且与翻转触碰机构紧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封口机构由第一旋转轮、第一转板、第二转板、第二旋转轮组成,所述的第一旋转轮与第二旋转轮尺寸一致,且分别设于活动框架左侧缺口处,所述的第一转板与第二转板尺寸一致,且分别焊接于第一旋转轮与第二旋转轮内侧,所述的第一旋转轮、第二旋转轮与第一转板、第二转板均为一体化成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清民,未经曾清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49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开式水轴承推流曝气机
- 下一篇:一种超滤净水机滤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