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糖蜜酒精废水脱色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82540.7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39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黄自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中知英健机械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32 |
代理公司: | 广西中知科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30 | 代理人: | 汤凌志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糖蜜 酒精 废水 脱色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糖蜜酒精废水脱色工艺,所述工艺包括如下处理步骤:首先将糖蜜废水经过格栅过滤预处理,经过冷热交换器降温后进入调节池调节适合的pH后进入絮凝池,同时加入脱色剂A进行反应,再将絮凝后的废水通入稀释酸化池,经稀释酸化后的废水通过两级串联式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并添加经驯化的脱色剂B进行厌氧反应,然后进入好氧处理池,经沉淀后达标排放。该工艺解决了目前出现的反应时间长、脱色率低、效果差等问题,具有脱色效果好、耗时短、操作简单、生化效率高、成本低、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糖蜜酒精废水脱色工艺。
【背景技术】
糖蜜酒精废水是糖厂酒精车间用糖蜜发酵制取酒精之后排放出的高浓度高色度的有机废水,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其它有机物,也含有较多的N、P、K、Ca、Mg等无机盐和较高浓度的SO42-等,如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出,会严重污染水质、环境,因此,糖蜜酒精废水要经过处理并达标后才能进行排放。但由于糖蜜酒精废水是一类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废水中色素的含量较高,主要由酚类色素、类黑色素、焦糖色素等组成,而色素的主要成分为酚类化合物及氨基氮化合物等,色素的抗氧化特性使得废水脱色成为糖蜜废水治理中的难点。尽管目前糖蜜酒精废水脱色处理方法有多种,但综合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存在反应时间长、脱色率低、效果差等弊端。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糖蜜酒精废水脱色工艺,该工艺操作简单、生化效率高、脱色效果好、耗时短、成本低、不产生二次污染,具有实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糖蜜酒精废水脱色工艺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糖蜜酒精废水脱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处理步骤:
(1)预处理:糖蜜酒精废水先经格栅拦截粗大悬浮物,再进入冷热交换器进行降温处理,冷却至42-45℃;
(2)进入调节池:将降温处理后的废水通入调节池,并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6.8-7.3;
(3)进入絮凝池:将调节好pH值的废水通入絮凝池,并加入由活性炭、硅藻土、次氯酸乙酯、次氯酸钙、次氯酸钠、聚丙烯醇、螯合剂组成的脱色剂A进行混合反应,添加量为每1m3废水添加5-10kg脱色剂A,絮凝池的表面负荷为0.5-0.9m3/m2·h,水力停留时间为2-3.5h;所述脱色剂A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活性炭1-10份,硅藻土5-10份,次氯酸乙酯10-15份,次氯酸钙5-10份、次氯酸钠8-20份、聚丙烯醇3-7份、螯合剂0.8-2份;
(4)稀释酸化:将从絮凝池出来的废水通入稀释酸化池进行稀释3-5倍及酸化至pH值为5-6.5;
(5)两级厌氧处理:经稀释及酸化后的废水与一级厌氧反应器出水的部分回流水进行混合后进入一级厌氧反应器进行厌氧处理,并在一级厌氧反应器出水的部分回流水中加入经驯化后的由黑曲霉、硝化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嗜热侧孢霉、醋酸菌、酵母菌组成的脱色剂B,添加量为每1m3废水添加50-100ml脱色剂B;一级厌氧反应器容积负荷为2-4kgCOD/m3·d;一级厌氧反应器出水进入循环池内与二级厌氧反应器出水的部分回流水在中间水槽进行混合,并在所述中间水槽中加入经驯化后的由黑曲霉、硝化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嗜热侧孢霉、醋酸菌、酵母菌组成的脱色剂B,添加量为每1m3废水添加50-100ml脱色剂B,再将混合的废水由泵送入二级厌氧反应器内进一步厌氧处理,二级厌氧反应器容积负荷为10-12kgCOD/m3·d;所述脱色剂B由黑曲霉、硝化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嗜热侧孢霉、醋酸菌、酵母菌分别制得的菌液按体积比1-1.5:1:1:1:1:1:1混合制得,各菌液的菌体浓度均为1x109cfu/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中知英健机械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台州中知英健机械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25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