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差动轮系传动演示教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80595.4 | 申请日: | 2018-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3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范晋伟;邬昌军;张依铃;潘日;陶浩浩;李中生;查春青;陈东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动轮 传动 演示 教具 | ||
1.一种多功能差动轮系传动演示教具,其特征在于:该演示教具包括底板(12)、摇柄(11)、大齿轮(10)、小齿轮(6)、齿轮安装支架(7)、连接电源插头(1)、机箱(2)和电动机输出轴(3)、连接装置(4)、小中心齿轮(16)、大中心齿轮(8)、行星轮(15)、行星架(9)、齿轮箱、螺栓、第二轴承(17)和齿轮主轴(5);
连接电源插头(1)与机箱(2)内的同步电动机连接,同步电动机的电动机输出轴(3)通过连接装置(4)与齿轮主轴(5)的一端连接,齿轮主轴(5)的另一端安装在齿轮安装支架(7)上;小齿轮(6)安装在齿轮主轴(5)上,小齿轮(6)与大齿轮(10)相啮合;大齿轮(10)的端面上设有摇柄(11);
小齿轮(6)与小中心齿轮(16)共轴线,小中心齿轮(16)与行星轮(15)相啮合,行星轮(15)与大中心齿轮(8)为内啮合;行星架(9)为L形,行星架(9)的一端与行星轮(15)的中心连接,行星架(9)通过第二轴承(17)安装在齿轮箱下箱体802上;大中心齿轮(8)安装在齿轮箱中,小齿轮(6)和大中心齿轮(8)为双联齿轮;
齿轮箱和齿轮安装支架(7)均通过第一组螺栓安装在底板(12)上;该演示教具能够实现差动轮系、行星轮系、定轴轮系的演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差动轮系传动演示教具,其特征在于:齿轮箱分为齿轮箱上箱体(801)和齿轮箱下箱体(802),齿轮箱上箱体(801)和齿轮箱下箱体(802)通过第二组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差动轮系传动演示教具,其特征在于:齿轮安装支架(7)分为支架a(701)和支架b(702)两部分,大齿轮(10)固定在支架a(701)上,小齿轮(6)通过第一轴承(14)与支架b(70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差动轮系传动演示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采用木质材料制作,底板(12)的底部加装有四个黑色橡胶支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差动轮系传动演示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装置(4)是一工字型结构,连接装置(4)的两端刻有通孔,并且每个通孔处配有一个栓接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差动轮系传动演示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齿轮安装支架(7)均由透明亚克力板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差动轮系传动演示教具,其特征在于:行星架(9)采用铝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差动轮系传动演示教具,其特征在于:当教具作为差动轮系传动时,转动摇柄,带动大齿轮(10)一起运动,通过大齿轮(10)与小齿轮(6)的啮合,从而将动力传输到大中心齿轮(8)上;然后连接电源插头(1),同步电动机旋转,通过连接装置(4)将动力传递给小中心齿轮(16),最后通过小中心齿轮(16)与大中心齿轮(8)的两种不同动力的输入合成实现行星轮(15)的转动,由行星架(9)完成动力的传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差动轮系传动演示教具,其特征在于:当教具作为行星轮系传动时,连接电源插头(1),同步电动机旋转,通过连接装置(4)将动力传递给小中心齿轮(16),最后通过小中心齿轮(16)带动行星轮(15)绕大中心齿轮内圈转动,由行星架(9)实现与运动的输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差动轮系传动演示教具,其特征在于:当教具作为定轴轮系传动时,转动摇柄(11),摇柄(11)带动大齿轮(10)一起运动,通过大齿轮(10)与小齿轮(6)的啮合,从而将动力传输到大中心齿轮(8)上;最后通过行星轮(15)和大中心齿轮(8)的内啮合由行星架(9)实现运动的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059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