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观测三维方形裂隙破坏及应变场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7405.3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8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熊骋望;马国伟;董茜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21/84;G01N1/38;G01N1/44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付长杰 |
地址: | 300130 天津市红桥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裂隙 应变场 内置 实验装置 裂隙试件 观测 粒子图像测速 透明树脂材料 脆性 单轴压缩 示踪粒子 压缩试验 岩石裂缝 可视化 掺入 分层 注模 断裂 观察 制作 | ||
1.一种观测三维裂隙破坏及应变场的实验方法,该方法的步骤是:
(1)制作模具及裂隙:制作只有上口敞开,其余方向均封闭的长方体模具,在模具的两个侧面上钻取小孔,从模具上口中放入薄铝片制成的裂隙,通过细棉线穿过小孔将预制的裂隙固定在模具内部,然后在模具外侧将小孔密封;
(2)掺入示踪粒子:采用单位体积作为份数,用透明容器取100份液体非饱和树脂和0.5-2份的过氧化甲乙酮制备混合液体,保持混合液体的颜色色泽一致且无气泡聚集;将混合液体分几批加入模具中,每批混合液体加入后均沿同一方向均匀撒入多个示踪粒子,多个示踪粒子均匀分布在混合液中;
(3)固化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把掺入示踪粒子后的混合液体在室温放置24h后固化成型为三维内置裂隙试件,将固化后的试件从模具中取出;在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前将试件放置在冷冻箱中冷冻6~8h,冷冻温度不高于-10℃;取出冷冻后的试件,将其放置在岩石力学试验机中进行单轴压缩载荷,得到应力-应变曲线;为探索三维内置裂隙扩展模式,分别采用极限抗压强度的15%、30%、45%、60%和75%对该试件进行预压;
(4)在试件的右侧和正前方分别置放氩离子激光器及其控制电路,在步骤(3)的单轴压缩载荷试验过程中打入片光光路,对掺入的示踪粒子进行追踪,追踪结果导入记录系统,分别得到极限抗压强度的15%、30%、45%、60%和75%情况下,两个方向的应变场,最终得到三维内置裂隙试件两侧的正交应变场结果;
(5)在步骤(3)的试验过程中,高速相机实时收集和记录试件变形破坏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的长、宽、厚分别为100mm、100mm、50mm;裂隙形状为方形,长、宽、厚分别为30mm、25mm、8mm,采用薄铝片制成;步骤(2)中液体非饱和树脂的数量为100份,示踪粒子的加入个数为200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非饱和树脂材料为环氧树脂材料,呈透明状。
4.一种观测三维裂隙破坏及应变场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氩离子激光器及其控制电路、记录系统、岩石力学实验机、高速相机、数据采集系统、示踪粒子和三维内置裂隙试件;所述三维内置裂隙试件内分层布置有示踪粒子,三维内置裂隙试件的长、宽、厚分别是100mm、100mm、50mm,内置裂隙的长、宽、厚分别是30mm、25mm、8mm;所述岩石力学实验机为三维内置裂隙试件提供垂直单轴载荷,高速相机正对三维内置裂隙试件,实时拍照记录试件破坏变形情况;在试件的两个正交位置上分别放置氩离子激光器及其控制电路,每个氩离子激光器及其控制电路均具有片光光路,两个氩离子激光器及其控制电路同时连接记录系统,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分别与高速相机、岩石力学实验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740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