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中模块化的界面配置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7142.6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5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夏耀杰;许泽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分布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51 | 分类号: | G06F9/451;G06F8/38 |
代理公司: | 上海容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7 | 代理人: | 于晓菁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件 界面编辑 分布式能源 管理系统 界面配置 显示窗口 模块化 操作指示 配置命令 配置文件 解析 修改配置文件 显示配置 退出 配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中模块化的界面配置方法及装置。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中模块化的界面配置方法包括:第一步骤:获取配置文件;第二步骤:解析配置文件,生成对应控件;第三步骤:在显示窗口显示控件,控件包括编辑启动控件;第四步骤:根据用户的操作指示判断是否对界面进行编辑,若判断对界面进行编辑,进入第五步骤;第五步骤:进入界面编辑状态;第六步骤:进行界面编辑操作,其中能够对显示窗口上显示的至少一个控件执行界面编辑操作;第七步骤:解析界面编辑操作以形成配置命令,从而根据配置命令来配置对应控件并修改配置文件;第八步骤:在显示窗口显示配置后的控件;第九步骤:根据用户的操作指示退出界面编辑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能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中模块化的界面配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队新能源的大力推广,越来越多的分布式微网系统得到应用。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所需要的监控界面的功能、种类也越来越丰富。界面作为与用户进行交互的窗口,用户对界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但是,现有的用户操作界面都是固定不变并且不可配置的,如需对界面进行修改,需要专门人员通过修改底层源代码才能实现,费时费力。并且大都是通用型的配置监控界面,可配置模块也不能突出分布式微网系统的特色。
例如,在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CN104978195A提出了一种界面配置装置及方法,能够使界面配置更加简单。其中通过获取模块获取待配置界面的界面元素,通过实现模块将界面元素生成对应控件,通过显示窗口显示生成控件,用户在对界面进行配置时,通过配置模块对控件进行修改即可。
但是,这类传统的界面配置方法仍需通过繁琐代码编译生成界面元素以及对应控件,过程较为繁杂,不利于后续工程人员实际操作,并且在需要添加新的系统功能时,难以直接在原配置界面进行修改。而且,上述技术只针对普通界面进行配置,不适用于分布式微网系统、分布式新能源设备组合的场合。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应分布式、集中式新能源多设备的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中模块化的界面配置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中模块化的界面配置方法,包括:
第一步骤:获取配置文件;
第二步骤:解析配置文件,并生成对应控件;
第三步骤:在显示窗口显示控件,其中控件包括编辑启动控件和显示控件;
第四步骤:根据用户的操作指示判断是否对界面进行编辑,若判断对界面进行编辑,进入第五步骤;
第五步骤:进入界面编辑状态;
第六步骤:进行界面编辑操作,其中能够对显示窗口上显示的至少一个显示控件执行界面编辑操作;
第七步骤:解析界面编辑操作以形成配置命令,从而根据配置命令来配置对应控件并修改配置文件;
第八步骤:在显示窗口显示配置后的控件;
第九步骤:根据用户的操作指示退出界面编辑状态。
优选地,根据用户的操作指示重复执行第四步骤至第九步骤。
优选地,在用户的操作指示有效地激活编辑启动控件时判断对界面进行编辑,在鼠标未有效地激活编辑启动控件时判断未对界面进行编辑。
优选地,用户的操作指示是鼠标在显示窗口上的操作所对应的指示或者键盘操作所对应的指示。
优选地,在用户的操作指示去激活编辑启动控件时退出界面编辑状态。
优选地,当处于界面编辑状态时,仅能对显示窗口上的控件的属性进行调整,无法对控件对应的应用功能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分布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分布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71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象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方法及相关装置
- 下一篇:终端应用管理方法、终端及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