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中间件访问加密锁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76819.4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40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陶涛;谢浩;沈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12 | 分类号: | G06F21/12;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10087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中间件 访问 加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中间件访问加密锁的方法、系统、一种计算机设备、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基于中间件访问加密锁的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系统中应用程序对加密锁读取操作需要的数据;调用第二系统下加密锁的接口函数,通过接口函数将数据发送至加密锁,以使加密锁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判断自身是否有效;接收加密锁的判断结果,并将判断结果发送至第一系统中应用程序,以使应用程序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加密锁是否有效。通过本发明解决了当没有或不便于获取对应版本的接口函数时,就不能对加密锁进行读写操作的问题,实现了不同系统之间相互判断加密锁是否有效,从而保护知识产权,防止知识产权被非法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软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中间件访问加密锁的方法、系统、一种计算机设备、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加密锁是一种在计算机并行口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口上的软硬件结合的加密产品,是为软件开发商提供的一种智能型的具有软件保护功能的工具。它包含一个安装在计算机并行口或通用串行总线口上的硬件,以及一套适用于各种语言的接口软件和工具软件。加密锁基于硬件保护技术,其目的是通过对软件与数据的保护防止知识产权被非法使用。软件开发者可以通过接口函数和加密锁进行数据交换(即对加密锁进行读写)来判断加密锁是否有效;或者直接用加密锁附带的工具加密自己的可执行文件。这样,软件开发者可以在软件中设置多处软件锁,利用加密锁作为钥匙来打开这些锁;若加密锁无效,软件将不能正常执行。
通常加密锁的接口函数会有不同的版本以适应不同的操作系统。如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会有Windows版本的接口函数,在Macintosh操作系统下会有Macintosh版本的接口函数。Windows即Microsoft Windows,是美国微软公司研发的一套操作系统;Macintosh简称Mac,麦金塔电脑,是苹果电脑其中的一系列的个人电脑。而当没有或不便于获取对应版本的接口函数时,通常就不能对加密锁进行读写操作。因此,如何在某一系统下有效的访问另外一个系统的加密锁,从而判断另一个系统下加密锁是否有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第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基于中间件访问加密锁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基于中间件访问加密锁的系统。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中间件访问加密锁的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系统中应用程序对加密锁读取操作需要的数据;调用第二系统下加密锁的接口函数,通过接口函数将数据发送至加密锁,以使加密锁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判断自身是否有效;接收加密锁的判断结果,并将判断结果发送至第一系统中应用程序,以使应用程序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加密锁是否有效。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中间件访问加密锁的方法,通过接收到第一系统的应用程序对加密锁读取操作需要的数据,调用第二系统下加密锁的接口函数,从而实现获取到与加密锁对应的接口函数,通过接口函数将第一系统中应用程序对加密锁读取操作需要的数据发送至加密锁,从而实现了在第一系统下访问第二系统的加密锁,加密锁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判断本身是否有效,接收由第二系统的接口函数传输的判断结果,将此判断结果发送至第一系统中应用程序,以使应用程序根据判断结果确定第二系统下的加密锁是否有效,进一步地,应用程序根据加密锁是否有效确定是否执行操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当没有或不便于获取对应版本的接口函数时,就不能对加密锁进行读写操作的问题,实现了不同系统之间相互判断加密锁是否有效,从而保护知识产权,防止知识产权被非法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基于中间件访问加密锁的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68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