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曳引带和配合该曳引带的电梯曳引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6235.7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2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妙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06 | 分类号: | B66B7/06;B66B11/08;F16H55/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曳引带 导向凸起 经线 电梯曳引带 电梯曳引轮 包裹层 导引槽 丝网层 纬线 曳引轮本体 防脱凸起 环形带 匹配 凹槽形成 表面形成 电梯运行 两侧边缘 偏移现象 向下凹陷 下开口 曳引轮 滑动 脱出 密网 配合 覆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曳引带和配合和该电梯曳引带的电梯曳引轮,其中,曳引带包括丝网层和包裹层,丝网层为由若干根纬线和经线组成的密网,纬线和经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防止经线和纬线脱出的防脱凸起,丝网层和防脱凸起上覆盖有包裹层,包裹层的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边缘分别向下突出从而形成导向凸起。曳引轮包括曳引轮本体,曳引轮本体的表面形成环形带槽,环形带槽的两侧分别向下凹陷形成与导向凸起相匹配的导引槽,导引槽的底部向下凹槽形成下开口。本发明中的曳引带具有导向凸起,在电梯曳引轮上设置有与导向凸起相匹配的导引槽,如此可以在曳引带于曳引带内滑动时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防止曳引带出现偏移现象,进而提高了电梯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设备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曳引带和配合该曳引带的电梯曳引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梯通常采用一根以上的并且横截面形状呈圆形的钢丝绳作为连接轿厢与对重的传动部件,即依靠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的静摩擦力实现轿厢和对重的上下升降。以单纯的钢丝绳作为传动部件具有经济廉价的长处,但是由于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的摩擦接触表现为相切接触,因而易产生曳引力不足乃至出现打滑的现象。将曳引轮上的绳槽设计为横截面形状呈 V 形或半圆形可以改善钢丝绳的曳引力,甚至可以避免因打滑而引起的消极运动现象,但是钢丝绳与曳引轮的摩损会显著加剧,影响钢丝绳的合理使用寿命。直接使用裸露的钢丝绳的另一弊端是:由于需要以定期保养方式对钢丝绳补充润滑油脂,因而长期使用润滑油脂一方面影响曳引效率,即影响钢丝绳的曳引力的传递,另一方面易对电梯井道产生污染。
尤其,依据电梯设计规程,曳引轮与钢丝绳的直径之比不小于40∶1,于是如果钢丝绳的直径为8-10㎜,那么曳引轮的直径为320-400㎜以上并且按照电梯设计规程要求,钢丝绳的直径不允许小于8 ㎜。于是,钢丝绳与绳轮(曳引轮、导轮、电梯轿箱导轮以及对重导轮统称为绳轮)之间的前述关系难以甚至无法使绳轮的体积朝着业界期望的小型化方向发展,因为缩小绳轮的体积可以降低电梯的整体成本以及减小对空间的占用。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现今出现了一种曳引带以代替钢丝绳,但在电梯的日常运行过程中,业界技术人员发现,曳引轮上的一组或一组以上曳引带会出现偏移现象,当出现偏移时,其他组正在正常工作的曳引带会收到干涉,从而容易导致电梯升降的不平稳,容易导致安全隐患。此外,由于曳引带一般为扁平结构,其无法如钢丝绳一样拥有多股钢丝缠绕后带来的较大的强度,因而其使用寿命一般较短,需要经常检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曳引带和配合该曳引带的电梯曳引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曳引带,包括一丝网层,所述丝网层为由若干根纬线和经线组成的密网,其中,任一根纬线以先上后下/先下后上的方式穿过所述经线,与所述的任一根纬线相邻的纬线以先下后上/先上后下的方式穿过所述经线,所述纬线和经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防止经线和纬线脱出的防脱凸起,所述丝网层和防脱凸起上覆盖有包裹层,所述包裹层的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边缘分别向下突出从而形成导向凸起。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导向凸起的横向截面呈半圆形。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包裹层为耐磨树脂层。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耐磨树脂层为氟塑料、尼龙、POM、PEEK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经线和纬线为不锈钢丝。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与所述的电梯曳引带配合的电梯曳引轮,包括曳引轮本体,由所述曳引轮本体的表面并且围绕其圆周方向向内凹陷形成多个与所述曳引带的相配合的环形带槽,所述环形带槽的两侧分别向下凹陷形成与所述导向凸起相匹配的导引槽,且由所述导引槽的底部向下凹槽从而形成下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妙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妙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62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主动减振功能的滚动导靴
- 下一篇:一种释放电梯安全装置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