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FID隐私保护识别验证装置及其验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5594.0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0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沈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实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9/08;G06F21/73;G06F21/62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2 | 代理人: | 余昌昊 |
地址: | 20161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成单元 隐私保护 验证装置 影响因子 提示 口令 验证 字段 读取单元 分类单元 收集单元 输入单元 合法性验证 有效地实现 个人信息 匹配验证 输入验证 验证口令 用户口令 构建 加密 标签 存储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隐私保护识别验证装置,包括:序列号生成单元;收集单元,其用于收集用户口令构建的个人信息的影响因子字段;分类单元,其与收集单元连接;读取单元,其与序列号生成单元连接;提示生成单元,其与分类单元及读取单元连接,输入单元,其用于根据提示口令输入验证口令;验证控制单元,其与提示生成单元及输入单元连接,用于将验证口令与存储的影响因子字段及其组合的种类进行匹配验证;显示单元,其与所述验证控制单元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影响因子字段及提示口令两重加密,分别完成了用户和标签的合法性验证,有效地实现对RFID标签的隐私保护。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隐私保护识别验证装置的验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制造与信息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RFID隐私保护识别验证装置及其验证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RFID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与RFID相关的安全隐患随之而来,其中隐私保护是RFID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因此若RFID系统受到攻击,可能导致个人信息、业务信息和财产等丢失或被他人盗用,从而出现工厂停工、商店关门、社会秩序混乱,甚至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因此隐私保护成为制约RFID系统大规模应用的瓶颈,也成为设计、部署与应用中的一项关键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RFID隐私保护识别验证装置及其验证方法,其通过设置两重加密,分别完成了对用户和标签的合法性验证,有效地实现对RFID标签的隐私保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隐私保护识别验证装置的验证方法,包括:
设定个人标签的序列号,序列号包括固定编码部分和随机编码部分,序列号中的固定编码部分的字节数为M,随机编码部分的字节数为N,设定M与N之和为不大于6的自然数;
收集用于用户口令构建的个人信息的影响因子字段;
对所述影响因子字段进行分类,及对所述影响因子字段按照相互之间的实际组合形式进行分类处理;存储不同种类的影响因子字段及其组合;
依次读取个人标签的固定编码部分和随机编码部分;
根据影响因子字段及其组合以及随机编码部分生成提示口令;
用户根据提示口令输入验证口令;
将验证口令与存储的影响因子字段及其组合的种类进行匹配验证;
显示验证结果。
优选的,所述影响因子的收集手段包含直接提取方式和间接提取方式;
所述直接提取方式是用户在注册网站服务时输入的用于口令构建的信息,包括直接用于口令构建的用户姓名、生日、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注册用户名、注册邮箱地址,和间接用于口令构建的母语偏好、性别、年龄,网站名称;
所述间接提取方式获取的用户相关信息包括网站爬虫、已有的泄露数据集、跨站用户信息利用。
优选的,所述固定编码部分字节数M值为4;所述随机编码部分字节数N值为2。
优选的,所述影响因子字段包括主要影响因子和次要影响因子;所述主要影响因子是指用户个人信息字段被广泛用于个人口令构建的组成部分;所述次要影响因子是指由于不同注册网站服务存在差异性而部分影响用户口令构建的信息字段。
优选的,所述分类处理方法包括:
基于口令分析处理方法,对所述影响因子字段进行分类为字母段L、数字段D、特殊字符段S;
对分类以后的影响因子字段,根据影响因子字段在实际用户口令构建过程中具体的组合变化模式进一步进行分类定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实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实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55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媒体通信方法
- 下一篇:数据解析方法及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