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矿尾矿中铁正浮选的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1521.4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6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静;钱淑慧;王丽明;贾佳;白春霞;蒋彩霞;任秀利;刘春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D1/018 | 分类号: | B03D1/018;B03D1/02;B03D101/02;B03D101/06;B03D10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4 | 代理人: | 丁清鹏 |
地址: | 01401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氟硅酸铵 氧化矿 浮选 尾矿 稀硫酸 企业经济效益 浮选抑制剂 选矿 硫精矿 铁精矿 抑制剂 重量比 回收 节约 收益 优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矿尾矿中铁正浮选的工艺方法,包括使用一定比例混合的稀硫酸与氟硅酸铵作为抑制剂,进行氧化矿尾矿中铁正浮选,回收得到铁精矿,其中,所述稀硫酸与氟硅酸铵的重量比为1:6‑1:1。本发明氧化矿尾矿中铁正浮选的工艺方法,采用优化比例的稀硫酸与氟硅酸铵作为浮选抑制剂,减少了氟硅酸铵的用量,降低了选矿成本,增加了安全性以及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了高质量的硫精矿,节约成本,提高了收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业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氧化矿尾矿中铁正浮选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迅速发展,矿藏资源日渐紧缺,对各种尾矿的开发再利用成为目前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2012-2013年,包钢矿山研究院进行了《氧化矿尾矿中资源综合回收工艺优化技术研究》,独创性提出优先选稀土—混合浮选—1次脱硫—强磁选—强磁精矿一步正浮选铁—重选(强磁尾矿+一步选铁尾矿)—重选精矿2次脱硫二步选铁—铌浮选—强磁选—混合泡沫选萤石的工艺方案。该方案可从氧化矿稀选尾矿中回收稀土、铁、硫、萤石、铌、钪富集物6种产品,小型试验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尾矿资源的综合回收。但在氧化矿尾矿综合回收流程中铁正浮工艺中存在抑制剂氟硅酸铵用量偏大的缺陷。试验流程中铁正浮选采用氟硅酸铵作为抑制剂进行试验,由于前步作业为碱性作业,正浮选铁作业为酸性作业,运用氟硅酸铵抑制剂直接调浆,虽能得到良好的试验结果,但氟硅酸铵用量偏大,药剂成本较高,安全性低,不利于应用于生产线。因此,对氧化矿回收浮选铁工艺进一步优化存在需求。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氧化矿尾矿中铁正浮选的工艺方法,解决上述现有氧化矿回收浮选铁工艺中氟硅酸铵用量偏大,药剂成本较高,安全性低,等缺陷。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氧化矿回收浮选铁工艺中氟硅酸铵用量偏大,药剂成本较高,安全性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矿尾矿中铁正浮选的工艺方法,包括使用一定比例混合的稀硫酸与氟硅酸铵作为抑制剂,进行氧化矿尾矿中铁正浮选,回收得到铁精矿,其中,所述稀硫酸与氟硅酸铵的重量(克)比为1:6-1:1。
进一步地,所述氧化矿尾矿中铁正浮选的工艺方法,具体包括采用重量(克)比为1:6-1:1的稀硫酸与氟硅酸铵混合物为抑制剂,采用一定用量的捕收剂,对氧化矿尾矿进行一次粗选、二次精选得到铁精矿。
进一步地,所述稀硫酸与氟硅酸铵的重量(克)比为1:5-2:3;
进一步地,所述氟硅酸铵的用量为:每吨氧化矿尾矿的氟硅酸铵用量为1~2.5kg;
进一步地,所述捕收剂为SZ-2#;
进一步地,所述SZ-2#包含油酸钠;
进一步地,所述SZ-2#的用量为:每吨氧化矿尾矿的SZ-2#用量为2~3kg。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稀硫酸与氟硅酸铵的重量(克)比为1:6;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稀硫酸与氟硅酸铵的重量(克)比为1:5;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稀硫酸与氟硅酸铵的重量(克)比为1:4;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稀硫酸与氟硅酸铵的重量(克)比为1:2;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稀硫酸与氟硅酸铵的重量(克)比为2:3;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稀硫酸与氟硅酸铵的重量(克)比为1:1;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氟硅酸铵的用量为:每吨氧化矿尾矿的氟硅酸铵用量为1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15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