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检测领域铰缝位移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6872.6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0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东;蒲黔辉;李晓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5/02 | 分类号: | G01B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舒启龙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检测 领域 位移 测量 装置 | ||
一种桥梁检测领域铰缝位移测量装置,用作顶压在铰缝一侧左梁体底面上的触头固定在测量杆上端,测量杆自由移动地置于固定尺的滑槽内,压缩弹簧设置在测量杆下端与固定尺之间,且测量杆下端安装有指针;圆杆由横杆和竖杆连接组成;横杆左端固联在固定尺上,横杆右端与竖杆下端相连接,且长度调节器连接在横杆上,竖杆上端顺次连接转向调节器以及用作顶压在铰缝另一侧右梁体底面上的底座。本装置易于操作,简单可行,测量误差小,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可以准确、快速的测量出梁桥铰缝间的位移。本装置对优化测量梁桥铰缝位移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桥梁检测领域铰缝位移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铰缝是实现板梁之间横向连结的凭借,其质量的好坏严重影响着桥梁的横向分布和整体受力,情况严重会导致板挠度过大、板底开裂。
测量铰缝两侧梁体的变形是保证梁桥的整体受力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测量铰缝变形技术不太成熟,并且测量装置不易操作且测量误差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测量精度较高的桥梁检测领域铰缝位移测量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桥梁检测领域铰缝位移测量装置,用作顶压在铰缝一侧左梁体底面上的触头固定在测量杆上端,测量杆自由移动地置于固定尺的滑槽内,压缩弹簧设置在测量杆下端与固定尺之间,且测量杆下端安装有指针;圆杆由横杆和竖杆连接组成;横杆左端固联在固定尺上,横杆右端与竖杆下端相连接,且长度调节器连接在横杆上,竖杆上端顺次连接转向调节器以及用作顶压在铰缝另一侧右梁体底面上的底座。
所述触头为一个钢板,所述底座为顶面平顺的钢质底座。
所述圆杆为钢质圆杆。
所述长度调节器和转向调节器结构均为:圆柱形或方柱形的钢质本体上有轴向半孔,半孔内有固定有一弹簧。
测量时,先将底座置于铰缝一侧的梁体上,再通过转向调节器和长度调节器,将触头准确无误的置于铰缝另一侧梁体的表面,当铰缝发生位移时将会带动指针的变化,通过读取指针在刻度尺上的读数来确定铰缝的位移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为铰缝位移测量提供一种测量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测量误差小,具有较高的精确度,能够快速准确的测量出铰缝位移量。同时,该装置原理简单,成本造价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测量装置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附图标记为:1—梁体;2—底座;3—转向调节器;4—圆杆;5—长度调节器;6—测量杆;7—触头;8—固定尺;9—指针;10—弹簧;11—铰缝。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本实施例的一种桥梁检测领域铰缝位移测量装置,由由底座、圆杆、长度调节器、转向调节器、带刻度的固定尺、触头、测量杆和指针组成。
一种桥梁检测领域铰缝位移测量装置,用作顶压在铰缝11一侧左梁体1a底面上的触头7固定在测量杆6上端,测量杆6自由移动地置于固定尺8的滑槽内,压缩弹簧10设置在测量杆6下端与固定尺之间,且测量杆6下端安装有指针9;圆杆4由横杆和竖杆连接组成;横杆左端固联在固定尺8上,横杆右端与竖杆下端相连接,且长度调节器5连接在横杆上,竖杆上端顺次连接转向调节器3以及用作顶压在铰缝11另一侧右梁体11底面上的底座2。
该测量装置的底座具有较大的刚度,不易变形,底座的材质可以为钢材,台座的形状可以为圆形、矩形等,但一定要保证台座顶面平顺,不弯曲,测量时要保证底座与铰缝一侧梁体严密接触,并随之从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68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