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客车安全行车门控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6728.2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3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施凯凯;谭福伦;李青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73 | 分类号: | E05F15/73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顾天乐 |
地址: | 2150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开闭 车速传感器 红外传感器 客车安全 电磁阀 门控 车辆行驶过程 车门开闭状态 接收控制单元 安全隐患 车门区域 车速信息 红外信号 汽车工程 切换信号 行车过程 输出 客车门 人或物 容错率 探测 司机 | ||
一种汽车工程技术领域的客车安全行车门控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控制单元及与之相连的车速传感器、红外传感器、门控电磁阀,其中,车速传感器输出车速信息至控制单元;红外传感器用于探测上下车门区域内物体的红外信号并输出至控制单元;门控电磁阀用于接收控制单元发出的开闭车门切换信号;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行车过程中判断车门开闭区域人或物的状态、车门开闭状态,并控制车门开闭。本发明能够针对车辆行驶过程中上下客车门未关闭的情况进行处置,提高司机容错率,减少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汽车工程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
背景技术
公交车在城市交通运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虽然公交车驾驶员在上岗前均需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但仍可能存在各种不符合规程的操作。特别是在客流高峰期,有时候驾驶员的精神不够集中,公交车从站台驶出后,后门仍未关闭,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客车安全行车门控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及与之相连的车速传感器、红外传感器、门控电磁阀,其中,
车速传感器输出车速信息至控制单元;
红外传感器用于探测上下车门区域内物体的红外信号并输出至控制单元;
门控电磁阀用于接收控制单元发出的开闭车门切换信号;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行车过程中判断车门开闭区域人或物的状态、车门开闭状态,并控制车门开闭。
优选地,所述客车安全行车门控系统还包括车门状态反馈模块,用于向控制单元反馈车门开闭状态。
优选地,所述客车安全行车门控系统还包括声音报警模块,所述声音报警模块与控制单元相连并接收报警控制信息。
所述报警控制信息在以下几种情况下由控制单元发出,包括:1)车辆行驶状态下车门开启且车门区域有障碍物,2)开闭车门切换信号与车门开闭状态不一致等情况。
优选地,所述客车安全行车门控系统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用于捕捉上下车门区域的图像信息并输出至控制单元,可以方便驾驶员对上下车门区域内的人员、物品及车门状态进行监控。
所述红外传感器亦可采用微波探测器替代。
本发明涉及上述系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车门开启状态下的控制方法,检测车门开闭区域内是否有影响车门开闭的障碍物,若无障碍物,则系统自动控制关闭车门,若存在障碍物,则通过声音报警提醒驾驶员进行手动控制并提醒乘客携带其行李远离车门开闭区域,在乘客远离车门开闭区域后,驾驶员手动控制关闭车门。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车速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对车辆行驶过程中上下客车门未关闭的情况进行监控,提高司机容错率,减少安全隐患;同时解决了红外传感器和门控电磁阀简单组配后产生的红外传感器检测到开关门区域内有人而阻止门控电磁阀进行开关门动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中:控制单元1、车速传感器2、红外传感器3、门控电磁阀4、车门状态反馈模块5、声音报警模块6、摄像头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67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接触智能自动开关门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现代化保险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