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毛蚶快速生长品系的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5627.3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7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志;杜尚昆;滕炜鸣;周遵春;刘思昱;谢江宁;李华琳;谢玺;朱守维;张明;高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54 | 分类号: | A01K61/5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馨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长 毛蚶 总重 品系 基础群体 快速生长 培育 性状 杂交育种 定期测量 效果评估 选育目标 选择压力 遗传参数 新品系 构建 亲本 湿重 估算 育种 新品种 遗传 世代 生长 群体 成熟 表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蚶快速生长品系的培育方法,包括:基础群体确立、选育F1代构建、选育效果评估、连续选育,具体为:确立同龄野生毛蚶成熟个体为育种基础群体;选取壳长和湿重为基础群体前8%‑10%的个体为亲本,采用常规方法培育成F1代;定期测量选育世代和同期培育的未经选育对照组的壳长和总重等性状,估算遗传参数,每代选育群体壳长和总重的遗传获得约为3%‑6%。本发明以壳长和总重为选育目标,以8%‑10%的高选择压力进行连续选育,培育出的毛蚶新品系较对照组在壳长和总重方面可表现出3%‑6%的生长优势;采用本发明方法培育出的优良品系,既可以作为快速生长品种加以直接利用,也可与其它优良品系进行杂交育种,选育出具有其它优良性状的毛蚶新品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毛蚶快速生长品系的培育方法,属于农业海水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俗称瓦楞子或毛蛤,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钙、磷、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还具有补血温中、健胃消食的药用价值,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曾是辽东湾沿海产量最大的贝类。上世纪70年代辽东湾毛蚶的年产量曾达10余万吨,90年代后由于过度捕捞及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毛蚶资源日益匮乏,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近几年,毛蚶的育苗和增养殖工作日渐受到重视,国内外有关毛蚶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的研究也已有较多报道。目前,毛蚶养殖所需苗种主要依靠人工育苗,所用亲本通常都未经过严格选育,处于缺乏良种、单产低的局面。因此,开展毛蚶良种选育相关研究,培育出品质好、生长快、抗逆性强的优质毛蚶品种,是恢复毛蚶自然资源、促进毛蚶增养殖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贝类遗传育种已在牡蛎、扇贝、鲍等重要经济贝类中成功开展,但毛蚶良种选育相关工作刚刚起步,有关毛蚶快速生长品系培育的工作,主要是依据数量遗传学原理,利用群体选育或家系选育方法针对目标性状进行选育,仍存在育种性状不明确、目标性状遗传参数资料缺乏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毛蚶快速生长品系的培育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提高毛蚶的生长速度,本发明主要用于毛蚶的养殖新品种培育,解决毛蚶生长较慢的问题,可提高毛蚶养殖的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毛蚶快速生长品系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基础群体确立:选取个体壳长3.0-5.5cm,体重20-55g的毛蚶为成熟亲本,依据贝壳的生长轮选取同龄的个体作为育种基础群体;
(2)、选育F1代构建:利用群体选育方法,以毛蚶的壳长和总重(总体湿重)为选育目标,在育种基础群体中,以8%-10%选择压挑选性腺成熟个体150个以上,采用阴干、流水等方法诱导亲本排放精卵,完成受精孵化,将获得的受精卵经幼体培育、中间育成、池塘或海区养成等常规步骤培育成毛蚶快速生长品系F1代;
(3)、选育效果评估:定期测量选育F1代和同期在相同环境下培育的未经选育对照组的壳长和总重等性状,估算遗传参数,评估选育效果;
(4)、连续选育:重复步骤(2)和(3),从上代选育群体中继续以8%-10%选择压选取亲本,连续选育3代以上,通过比较选育群体与未经选育对照组的生长差异,估算遗传参数,评估每代选育进展,获得快速生长品系。
所述在步骤(1)中采捕辽宁锦州湾野生毛蚶,选取个体壳长3.0-5.5cm,体重20.0-55.0g的成熟个体为亲本,并依据贝壳的生长轮判断毛蚶年龄,确保育种基础群体为同龄个体、且适于当地环境的土著群体。
所述在步骤(2)中以毛蚶的壳长和总重为选育目标进行选育,选择压为8%-10%,即选用亲本的壳长和湿重为基础群体的前8%-10%个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未经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56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瓜子的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高大珠母贝海区养殖成活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