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曲轴驱动的柔性翼面组件及具有其的机翼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64575.8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65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邓扬晨;李康;孙铌;解艳春;宛旭;史贵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3/38 | 分类号: | B64C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11003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轴 驱动 柔性 组件 具有 机翼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曲轴驱动的柔性翼面组件及具有其的机翼。所述多曲轴驱动的柔性翼面组件包括壳体、多个旋转电机、多个旋转曲轴、多个圆片组、弹簧翼肋组、上柔性蒙皮组件、下柔性蒙皮组件;其中,旋转电机设置在壳体内,所述旋转曲轴部分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旋转曲轴的一端连接;圆片组安装在旋转曲轴的设置在壳体外的部分上;弹簧翼肋组连接上柔性蒙皮组件及下柔性蒙皮组件;旋转曲轴自设置在壳体内的一端向另一端以截面面积渐缩的方式弯曲延伸。本申请的多曲轴驱动的柔性翼面组件采用旋转电机驱动曲轴,利用多曲轴驱动机翼后缘上柔性蒙皮、下柔性蒙皮的做动方式,来实现柔性翼面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翼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曲轴驱动的柔性翼面组件及具有其的机翼。
背景技术
对于飞机而言,机翼是其升力和操纵力的主要来源,是飞机设计的首要研究对象。机翼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飞机的飞行性能好坏。因此,对新型柔性变体飞机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飞机变形机翼的研究。变形机翼要在飞行过程中进行变形,离不开可变形柔性蒙皮、变形驱动机构这两项关键技术的支持。可变形柔性蒙皮主要用于在变形时承受并传递气动载荷,保证机翼表面光滑,使机翼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变形驱动机构需要在变形机翼变形时提供足够的变形动力。变形驱动机构直接影响机翼构型与气动外形,进而影响飞机的效率与性能。
传统可变形柔性蒙皮主要有三类,但是都存在不可避免的缺点。一是基于高分子化合物的蒙皮,不能承受必要的气动载荷;二是基于波纹板的蒙皮,仅可沿一维变形;三是基于柔性蜂窝的蒙皮,拉伸时表面易褶皱。
传统变形驱动机构通常采用杆式铰链或者杆索机构来进行变形,比如较典型的分片式滑(转)动驱动机构,形状记忆合金丝(片)驱动机构。然而,此类机构结构笨重、价格高昂、可靠性低。
基于以上两点,由传统可变形柔性蒙皮和传统变形驱动机构配合所形成的柔性翼面不能始终保持光滑、连续和无缝,且存在整套柔性翼面系统结构繁重、响应时间慢、控制精度低等问题。
因此,急需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曲轴驱动的柔性翼面组件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曲轴驱动的柔性翼面组件,所述多曲轴驱动的柔性翼面组件包括壳体、多个旋转电机、多个旋转曲轴、多个圆片组、弹簧翼肋组、上柔性蒙皮组件、下柔性蒙皮组件;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旋转曲轴部分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一个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一个旋转曲轴的一端连接;
一个所述圆片组安装在一个所述旋转曲轴的设置在所述壳体外的部分上;
所述上柔性蒙皮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个面上;
所述下柔性蒙皮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另一个面上;
所述弹簧翼肋组连接所述上柔性蒙皮组件以及下柔性蒙皮组件;
所述旋转曲轴自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一端向另一端以截面面积渐缩的方式弯曲延伸。
优选地,所述圆片组包括多个圆片单元。
优选地,所述多曲轴驱动的柔性翼面组件进一步包括电机隔板以及曲轴隔板;其中,
所述电机隔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机隔板上设置有多个孔,一个所述孔用于供一个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穿过;
所述曲轴隔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曲轴隔板上设置有多个孔,一个孔用于供一个所述旋转曲轴穿过。
优选地,各个所述圆片单元均为树脂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45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