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轮除湿机余热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2187.6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1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倪海腾;顾军;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中远克莱芬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4F12/00;F24F13/28;F24F1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级除湿转轮 一级除湿转轮 进风侧 再生区 出风 管道连接 除湿区 余热回收装置 加热器 余热回收器 转轮除湿机 潮湿空气 再生风机 发明结构原理 风机入风口 处理风机 第二管道 第一管道 连接处理 出风管 出风口 过滤网 吸湿 连通 余热 回收 节约 能源 | ||
1.一种转轮除湿机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一级除湿转轮(1)、二级除湿转轮(2)和余热回收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除湿转轮(1)除湿区进风侧设置潮湿空气入风过滤网(4),出风侧通过第一管道(5)连接处理风机(6)入风口,所述处理风机(6)出风口通过第二管道(7)连接二级除湿转轮(2)除湿区进风侧,所述二级除湿转轮(2)除湿区出风侧通过第三管道(8)连接加热器(9),所述加热器(9)通过第四管道(10)连接再生风机(11),所述再生风机(11)通过第五管道(12)连接二级除湿转轮(2)再生区进风侧,所述二级除湿转轮(2)再生区出风侧与一级除湿转轮(1)再生区进风侧设置余热回收器(3),所述一级除湿转轮(1)再生区出风侧连通出风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轮除湿机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器(3)主要由壳体(14)、换热管道(15)构成,所述壳体(14)的外壁上贯穿设置有热空气进口(16)、冷空气出口(17)、冷水进口(18)以及热水出口(19),所述热空气进口(16)与二级除湿转轮(2)再生区通过管道相连,且换热管道(15)连接在热空气进口(16)和冷空气出口(17)之间,所述换热管道(15)采用S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轮除湿机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除湿转轮(1)、二级除湿转轮(2)结构完全一致,包括转轮本体(20),所述转轮本体(20)内设有芯筒(21),在所述芯筒(21)外部设有轮芯外箍(22),在所述轮芯外箍(22)与芯筒(21)之间设有吸附组件(23),所述吸附组件(23)由上表层(24)、下表层(25)和中间层(26)组成,所述中间层(26)呈波浪状设置在上表层(24)和下表层(25)之间,所述中间层(26)包括负离子过滤膜(27)、Heap滤膜(28)与活性炭滤膜(29),所述Heap滤膜(28)设置在负离子过滤膜(27)与活性炭滤膜(29)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轮除湿机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潮湿空气入风过滤网(4)采用碳纤维过滤网。
5.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轮除湿机余热回收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潮湿空气通过潮湿空气入风过滤网过滤后从一级除湿转轮除湿区入风侧进入除湿转轮,从出风侧送出并通过处理风机送入二级除湿转轮除湿区入风侧;
B、二级除湿转轮除湿区出风侧将除湿后的空气送入加热器进行加热,之后通过再生风机将热空气从二级除湿转轮再生区入风侧送入;
C、二级除湿转轮再生区出风侧将热空气送入余热回收器;通过冷水进口向余热回收器内部注入冷水,冷水与换热管道内的热风进行热交换,热风中的热能交换到冷水中,使得冷水升温后并从热水出口排出;热空气经过热交换后变冷从冷风出口排出;
D、冷空气通过一级除湿转轮再生区出风侧的出风管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中远克莱芬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中远克莱芬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218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