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智能移动终端识别电梯用户及操作电梯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59532.0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8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聂益波;林穗贤;吴锦龙;郭珍珍;邝庚廉;张研;尹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06 | 分类号: | B66B1/06;B66B1/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黄磊 |
地址: | 511447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身份验证信息 电梯 电梯用户 智能移动终端 电梯主控板 发送 匹配结果 预先存储 匹配 存储 个人信息 云服务器 专人专用 不一致 智能化 录入 采集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智能移动终端识别电梯用户及操作电梯的方法及系统,方法步骤如下:收集电梯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并发送至电梯遥监平台;电梯遥监平台将身份验证信息发送至云服务器进行存储,以及将身份验证信息发送至电梯主控板进行存储;电梯用户需要使用电梯时,使用智能移动终端采集身份验证信息,并发送至电梯主控板;电梯主控板将发送过来的身份验证信息,与其预先存储的身份验证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结果一致,允许其操作电梯;若匹配结果不一致,禁止其操作电梯。本发明直接通过智能移动终端录入电梯用户的个人信息,以及通过与之前电梯主控板预先存储的身份验证信息进行匹配,使得电梯能够专人专用,且可靠安全以及智能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电梯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智能移动终端识别电梯用户及操作电梯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住宅的舒适性和便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梯成为越来越多的中高档住宅小区的标配设施。然而,非大楼业主(例如未经授权的社会人员等)随意使用电梯的情况经常发生,不仅产生了额外的公摊电费,而且延长了大楼业主使用电梯的等候时间,损害了住宅大楼业主的合法权益,引起业主们的不满。更严重的是,未经授权的社会人员利用电梯随意进出各个楼层,给住宅大楼带来了严重的治安隐患。因此,越来越多的业主要求为电梯设施配备身份识别功能以限制非授权人员使用电梯。
现有技术中,电梯设施普遍使用IC卡或使用指纹识别模块完成身份识别的功能。部分新型的方案中还涉及使用虹膜识别和面部特征信息识别来完成身份的识别。但是,这些方案都需要在操纵箱或召唤箱中嵌入相应的身份识别装置,如指纹识别模块、面部识别摄像头、虹膜识别摄像头或IC卡感应器等。这些设备的加入,不仅提高了电梯的生产制造成本,增大了电梯设备维护的压力,而且在操纵箱或召唤箱面板进行过多的开孔也影响了电梯的美观性。对设计时不带有身份识别功能的旧电梯增加身份识别功能时,不仅要对操纵箱或召唤箱的面板进行整体更换,而且需要增设部分电气线路,非但麻烦,而且成本偏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智能移动终端识别电梯用户及操作电梯的方法及系统,直接通过智能移动终端录入电梯用户的个人信息,以及通过智能移动终端下次采集的个人信息直接进行匹配,高效安全以及智能化,使得电梯主控板不需额外添加指纹识别模块、面部识别摄像头、虹膜识别摄像头或IC卡感应器等,降低成本且提高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智能移动终端识别电梯用户及操作电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收集电梯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并将身份验证信息发送至电梯遥监平台;
S2、电梯遥监平台将身份验证信息发送至云服务器进行存储,同时将身份验证信息发送至电梯主控板,电梯主控板对身份验证信息进行存储;
S3、电梯用户需要使用电梯时,使用智能移动终端采集身份验证信息,并将身份验证信息发送至电梯主控板;
S4、电梯主控板将步骤S3发送过来的身份验证信息,与其预先存储的身份验证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结果一致,则判定为合法用户,允许其操作电梯;若匹配结果不一致,则判定为非法用户,禁止其操作电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具体为:使用智能移动终端收集电梯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然后对身份验证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处理;智能移动终端将特征提取处理后的身份验证信息通过无线通信发送至电梯遥监平台;
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具备照相功能、指纹识别功能以及声纹识别功能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包括电梯用户的面部图像、指纹、声纹以及验证密码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95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