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锅法合成烷氧基酯类液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59166.9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9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朱生勃;陈卫星;牛小玲;张文治;王宁;丁小鱼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9/12 | 分类号: | C09K19/12;C07C67/11;C07C69/94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黄秦芳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锅 合成 烷氧基酯类 液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锅法合成烷氧基酯类液晶的方法,以带有羟基和羧基双活性官能团的致晶单元与卤代烷烃为原料,在碱和催化剂的作用下,于极性溶剂中一锅反应得到烷氧基酯类液晶。该方法与传统的先醚化后酯化的合成方法相比较,将两步反应简化为一步反应,使生产工艺变得更加简单、易于操作;另外,室温下可获得反应的较高产率,明显降低了能源消耗,因此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锅法合成烷氧基酯类液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如更宽的液晶相温度范围、更快的响应速度等。单一的液晶化合物往往难以满足技术要求,目前显示所用的液晶材料均为多种液晶单体的混合物,即混晶,一般由几十种液晶单体组成,这将需要大量的有机合成工作。如何简化工艺流程、节约生产成本,就成为了工业界关注的焦点。
在制备液晶材料过程中,为了在致晶单元的末端引入柔性基团,来调节液晶分子的性能,往往会使用威廉逊(Williamson)醚化反应;或者,为了在分子中引入酯基,往往会使用酯化反应。目前,制备烷氧基酯类液晶,通常的做法是,先醚化得到烷氧基羧酸中间体,再制备成酰氯,然后进行酯化反应;或者在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4-二甲氨基吡啶(DMAP)的作用下,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一般需要2-3步反应,其工艺流程复杂、生产成本偏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锅法合成烷氧基酯类液晶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威廉逊(Williamson)醚化与酯化“一锅法”合成烷氧基酯类液晶,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备液晶材料工艺流程复杂、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锅法合成烷氧基酯类液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带有羟基和羧基双活性官能团的致晶单元与卤代烷烃为原料,在碱和催化剂的作用下,于极性溶剂中一锅反应得到烷氧基酯类液晶。
进一步的,反应通式如下:
其中,R代表C3~8的烷基链,X代表I、Br或Cl。
进一步的,所述碱为碳酸钠、碳酸钾、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为18-冠醚-6或碘化钾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极性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或四氢呋喃(THF)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室温范围为25±10℃。
根据上述方法制备的液晶材料。
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威廉逊(Williamson)醚化与酯化反应一锅合成烷氧基酯类液晶的方法,该方法与传统的先醚化后酯化的合成方法相比较,将两步反应简化为一步反应,使生产工艺变得更加简单、易于操作;另外,室温下可获得反应的较高产率,明显降低了能源消耗,因此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化合物(1)的DSC曲线。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化合物(1)的POM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业大学,未经西安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91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黑色液态地膜
- 下一篇:一种具有极低的负介电各向异性的液晶组合物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