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茶茶叶的精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58438.3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6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波;邓书醒;肖杰;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宏实光机电高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15/00 | 分类号: | B07B15/00;A23F3/06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茶 茶叶 精选 方法 | ||
一种绿茶茶叶的精选方法,精选方法采用的装置包括振动除尘机构和色选机构,所述振动除尘机构包括一振动筛,该振动筛与一振动筛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振动筛的后侧设有一输送带,该输送带的上方设有一加湿管,该加湿管通过管路与一加湿器连通;所述色选机构包括一双层滚筒,该双层滚筒的圆周与所述输送带的端部相切,所述滚筒上开设有均匀的小孔,所述双层滚筒的内腔与一抽气装置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双层滚筒的上方设有一CCD摄像头;所述双层滚筒与一双层滚筒转动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CCD摄像头与一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本发明通过向茶叶喷湿气,使具有病斑的茶叶和正常的茶叶对比更佳明显,从而更易被色选机构识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茶茶叶的精选方法,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茶叶作为一种多年生经济作物,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其具有抗菌、消炎、防辐射、调血脂等多种功效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但在茶叶的种植和生产过程中,病害问题极大影响了茶叶的品质和产量,损失了经济效益,如何准确及时的发现病害的茶叶并加以剔除是确保茶叶质量的重要手段。
茶叶长江的病害有茶饼病、茶云纹叶枯病等。茶饼病主要危害嫩叶和新梢,患病的茶树产量低,制成的干茶易碎味苦,品质差。病斑多分布在叶尖和叶缘,最初出现淡黄色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大变成浅黄褐色平滑的圆形斑,叶片正面向下凹陷,背面呈饼状隆起,密布灰白色霉状物。主要危害成叶和老叶, 也危害嫩枝和果实。茶云纹叶枯病最初在叶尖或叶缘产生黄褐色水渍状斑点,渐扩大为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大斑,上有浓淡相间的褐色云状纹,后期病斑中央呈灰白色,上生灰黑色小粒点,呈轮状排列或散生;枝条上病斑为灰褐色斑块,稍下凹陷;果实上的病斑圆形,初为黄褐色,其上生有黑色小粒点。
这些病斑在炒青后颜色变淡,使得识别具有病斑的茶叶变得困难,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绿茶茶叶的精选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茶茶叶的精选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绿茶茶叶的精选方法,精选方法采用的装置包括振动除尘机构和色选机构,所述振动除尘机构包括一振动筛,该振动筛与一振动筛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振动筛的后侧设有一输送带,该输送带的上方设有一加湿管,该加湿管通过管路与一加湿器连通;所述色选机构包括一双层滚筒,该双层滚筒的圆周与所述输送带的端部相切,所述滚筒上开设有均匀的小孔,所述双层滚筒的内腔与一抽气装置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双层滚筒的上方设有一CCD摄像头;所述双层滚筒与一双层滚筒转动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CCD摄像头与一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精选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启动所述振动筛,然后将炒青后的茶叶放置于所述振动筛的筛网上;
第二步:将第一步的茶叶取出放置在输送带上,启动所述加湿器以通过加湿管向输送带上的茶叶喷湿气;
第三步:启动所述抽气装置和双层滚筒转动驱动装置使经过湿气处理的茶叶转移至所述双层滚筒上,然后启动所述CCD摄像头。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振动筛的筛网为40~60目。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振动筛驱动装置为超声波发生装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一刮板,该刮板与一刮板转动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刮板的自由端与所述双层滚筒抵触设置,所述刮板转动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刮板转动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向茶叶喷湿气时,使所述输送带上的茶叶上方的气氛的相对湿度为70~85%。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宏实光机电高科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宏实光机电高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84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